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36章 联军 决绝(2/3)

通州城外某小镇,山真道人停在岔道口,看着前方的路。

清风问道,“师傅,往西南,回太平寨,往西,你曾说过,是你们童年呆过的地方。”

山真道人点了点头,“是,这样,自从二十年前探得天命真女,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回去了。”

“那你要回去吗?”

山真道人笑着叹了口气,“唉,怎么被人利用了,我还不生气了呢?”

“师傅——谁利用了你?”

“走吧,徒儿!”

清风奇怪的看了一眼师傅,抬脚跟了上去。

通州城府衙守备公务房

三和把外面传过来的消息回禀了夏宗泽,“回爷,天机道人偷溜出城了。”

“左祯派人跟上去了吗?”

“回爷,已经跟上去了!”

“嗯!”

宁王爷夏宗泽第一个孩子出生年份好像特别好,这一年春天,风调雨顺,宁王爷统治区,夏粮长势特别好,田里的麦子在春雨的滋润下,绿油油一片。

不仅粮食长得好,统治区的商业也特别兴旺,漕运不仅让军需物资得到及时补给,连附载的商品都让城镇繁荣起来。

宁王爷的前期投资,终于得到了回报。

可世上之事,从来都是两面性的,一方面特别好了,那么另一方面就会显得特别坏。

三四间,春夏之交之时,也最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什么叫青黄不接,大家都懂吧,就是指前一年的粮食已经吃完了,但第二年的新粮尚未成熟,造成不接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以农业为重的古代社会犹为严重,历史上著名的青苗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对于有备无患的夏宗泽来说,无所谓青黄不接,可是对盘剥民众的另外三国来说,不仅他们本身偿到了青黄不接的苦果,让更多的民众趋向宁王爷的统治区。

一时之间,繁华的更繁华,凋敝的更凋敝。

民众都跑光了,那还要国做什么,陵、平、吴三国不干了,二百多年来,陵、平、吴三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结盟,他们挥师直抵通州。

阳春三月底,人间四月天初,三国联军乌秧秧的开向通州。

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干掉夏宗泽,不能让他一人独大。

通州府衙

四喜打马直接进了府衙,一直到了公务房门前才下了马,这在规矩森严的古代社会是不可能的,除非八百里加急。

四喜是夏宗泽身边的能吏,当然懂规矩、分寸,能让他破例的,只有八百里加急了。

四喜三步并两步进了夏宗泽的公务,而此时,他正站在地图前,驻足凝思。

“王爷——”四喜打破了沉默。

“情况怎么样?”

“三国联军已经到了京口瓜州,离通州二百里不到。”

夏宗泽仰头。

四喜轻轻的唤道:“王爷——”

“让全体军官过来开会。”

“是,将军!”

一进入战时状态,四喜等人对夏宗泽的称谓都变了。

通州府衙后院,三和正在跟林怡然讲讹银子的事:“左将军的人跟了老道士两个多月,左拐右弯,曲曲折折,终于见他去探查财物……”

林怡然的肚子已经很大,感觉快到生的样子,坐在椅子上,都不能坐直,半边身子侧着,看起来非常吃力,见三和说得慢慢吞吞的,打断了他的话,问道,“不要讲这么多,就说他有多少银子。”

三和贼贼一笑,“夫人,你猜?”

林怡然想了一下:“五万两?”

三和摇头。

林怡然捉摸了一下三和的神情,说道:“十万?”

三和仍然摇头。

“二十万?”

三和正要摇头,梳着妇人发髻的苏小兰伸脚就踢了他一脚,“没看夫人肚子吃力,你还说一半留一半。”

三和朝自家婆娘笑了一下,“我这不是看夫人无聊,找点乐子嘛。”

“夫人还有三、五天就生了,你还来找乐子,是不是找揍……”

“没有,没有……”三和连忙摆手,连忙对林怡然说道,“夫人,你万万想不到,这个老道敛了多少银子。”

林怡然说道,“不会有一百万两!”

“哎呀,夫人,可不就是一百万两。”

“哎喂……”林怡然肚子抽了一下。

站在边上的嬷嬷、丫头个个吓得围上去,“夫人,夫人……”

抽疼过后,林怡然对大伙笑笑,“没事,调皮的孩子又踢我。”

李嬷嬷摇头,“夫人,按道理,生产就是这几天的事,这孩子在肚子里应当不会踢你了,是你激动,影响孩子了。”

林怡然拉着苏小兰的手挣扎着站起来,“嬷嬷,我能不激动嘛,一百万两啊,子韬建个水师才八十万两,这银子比一个水师还多。”

“那也不能吓着孩子。”

“嘻嘻,我知道了,激动过了,不会激动了。”林怡然高兴的问道,“那银子呢?”

“为了运银子,左将军的人请示过王爷后,把银子运到了应城凌将军处,让他再建一支水师。”

“哇,那战事进程会快很多呀!”

三和叹了口气。

苏小兰瞅了一眼,“你又作那样,一会高兴,一会儿叹气的?”

三和说道:“不跟你们说了,我要回前院伺候王爷了。”

林怡然问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三国联军打过来了。”三和回道。

“这么快?”林怡然惊讶的叫道,前几年,她有听夏宗泽说过这事,还为这事会在夏收以后,没想到才几天功夫,军队已经来了,还真出人意料。

三和点点头,“我刚才来时,听四喜说的,已经到二百里之外的瓜州了。”

林怡然问道:“有多少人?”

“听说陆军二十五万,水师十万。”

“这么多!”林怡然吃惊的叫道,刚叫完,肚子又疼了一下,“娘呀——”

林氏正坐在一边做小孩衣服,听到女儿叫,连忙站起来,“肚子疼了?”

“臭小子又踢我。”

林氏摇头:“你这孩子,嬷嬷说得没错,你都要生了,就不要操心这些事了。”

林怡然点点头,“娘,我知道了。”

一百万两带来的震撼才一会儿,没想到,从不合心的陵、平、吴竟然真的联手了,三十五万大军啊,通州、常县总驻军才十二万,而当中水师的船前两天才刚下水,连训练都没来得及,不仅如此,总人数才一万人不到,这场仗……

这场仗不仅林怡然担忧,远在宁国国都的宁太子同样深深的担忧。

长史赵先生看着愁眉不展的宁太子,宽慰说道,“殿下,别担心,江城、应城总计有驻军三十万,可以做后援。”

“话虽这样说,可没想到他们动作这么快,先机被三国占了,等援军到,不知道……”宁太子深深的担心着。

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可因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事,四月变得清冷起来。

可对于终于走出房间的太子妃来说,是美好的,七年了,生完宝怡,她的身子骨变弱后,似乎就再没有出过房间,二十出头的她,仿佛坐三望四的妇人,一脸黄枯色。

太子妃的手从女儿的手中挣脱开来,深深的吸了口气,“这风儿真芳香。”

“当然了,母妃,风中都是桃、李、杏花香气。”

太子妃看了一眼乖巧的女儿,再次叹了口气,抬脚下了台阶。

“母妃,小心!”

“你忘了,你三婶怎么说的?”太子妃转头对女儿说道:“什么事都不要太小心了,过犹不及,生命远比我们想象的能折腾。”

夏宝怡撅嘴:“母妃,我不是怕你被台阶绊倒嘛。”

“那就让它绊倒。”太子妃回道。

“会很疼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