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知音(2/2)

痞子见屠诗没

有回应,以为屠诗是怂了,哈哈大笑几声,走回位置坐下,这时伙计已经连打带踢地把老婆婆赶走。

老婆婆在外面边哭边走,屠诗听了,竟也流下眼泪。

他发出低低的呜咽,于是痞子一伙笑得更开心了,骂他是脓包,是怂货,用词非常粗俗。

他脑袋没有任何问题。

他不会为了一个不认识的人而暴露身份。

他却不知道自己为何流泪。

是因为老婆婆被欺负吗?

不是。

是因为自己被欺侮吗?

也不是。

他感到恐慌。

如果他没被通缉,他想也不想就会为弱者出头,正如右师傅当初安排的三试。

可现在他被通缉,他自己就不是正义的代表,无法言正名顺地执行正义。

他的眼泪是在为自己而流。

不幸的是,他身边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哪怕柳大才子也不能。

琴声停了,只见琴师来到屠诗面前坐下,低声道:“你是个好人。”

屠诗讶异,冒着暴露的风险抬头,多看了琴师几眼。

琴师长发披肩,露出光洁的额头,脸部尽是笔直的线条,使得他并不阴柔。

他的相貌固然俊朗,但最重要的是他那双极富个人气质的眼睛,仿佛一汪美酒酿成的深潭,让人沉醉其中。

琴师与屠诗对上视线,眼部线条便柔和了,春风化雨,害得屠诗也忍不住放松警惕。

“阁下就是御清锋,对吧。”

屠诗目光瞬间变冷。

暴露了。

他的视线迅速在对方双手上扫过。

指尖、指侧有老茧,留长指甲。

一般来说练武的人不留指甲,对方确实是生活职业者无疑,所以屠诗略微放心。

“古琴和别的乐器不同,须留真指甲。”这时对方又道:“我名叫高山流水。”

这名字有趣。

高山流水是有个典故的。

传说先秦有位叫伯牙的琴师,在荒山野地弹琴,一位名叫钟子期的樵夫居然能听懂曲中真意,领会到伯牙弹的是高山和流水,于是两人便结为好友,从此便有了“知音”这个说法——知其音,便能知其心。

回忆了一下知名的玩家,嗯,没听过的名字。

“从你为了老者当堂而哭的那一刻起,我便知道你是个好人,说是英雄好汉也不为过。

说来有些奇妙,我对你是一见如故,想和你交个朋友。”

屠诗未敢放松,他可是在甜蜜蜜手里吃尽苦头,又被缱绻阑珊玩个半死,断然不敢再相信别人:“交朋友就算了,你只要不告发我,我就真心谢谢你了。”

“告发?

怎么会?

你真的了不起,如果告发你,我对不住自己良心。

路见不平一声吼,在现实里有谁做到?

在虚拟世界里又有谁做到?”

“我没能对她施以援手。”屠诗摆摆手,“我其实是个懦夫,你不用高看我。”

“你绝不是懦夫,懦夫是其他袖手旁观而不自知的人,他们懦弱到根本就没有拔刀相助之心,他们只会随大流唯唯诺诺,直到某天他们变成被欺侮的对象才会醒悟。”高山流水细长的手指摁在桌面,双眼凝视屠诗:“你之所以哭,是因为你痛恨自己的忍让与退缩。”

屠诗感觉心里一堵隐形的墙崩塌了。

他终于找到知音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