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机智(1/2)
作者: 爱唐朝
李秋林接到了徐大龙的电报之后,把目前所处的位置向徐大龙做了汇报,约定夜间一点整向日军发起攻击。
李云龙所率领的马武山军分区的部队的战斗进行得比较顺利,仅仅用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就吃掉了日军独立混成第11旅团的佐藤大队,然后向守备第32师团发起了攻击,阻挡他们前来救援独立混成第11旅团。
千叶寻一最不想跟马武山军分区的部队打仗,这一次他率领师团主力参加进攻马山根据地的行动,实属无奈之举。
他接到了第一军司令部的命令,率领部队前去救援独立混成第11旅团,正好碰上李云龙率领的部队。
当他接到报告,说前方的敌军当中有战车部队,他就知道这一定就是马武山军分区的部队。
他立刻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就地组织防御,并且做好了随时退回虞城的准备。
此时的马武山根据地周围的战斗都进行得十分激烈,没有人注意到,日军第8师团已经悄悄来到了天台县,距离莞城县城直线距离只有90公里了。
王三强任马武山军分区敌工科的副科长之后,主要负责敌后武工队的工作。
敌后武工队在敌占区活动,他们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为上级提供情报。
他们都配备了电台,有什么情报首先要汇总到王三强这里,再由王三强向上面汇报。
这天,在天台县活动的武工队队长赵四海正带着武工队员们,在小黄庄抓捕一个民愤极大的汉间。
小黄庄距离公路不远,公路上传来的车辆行驶的声音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他们朝着公路上望了过去,顿时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他们看到在公路上有大批的日军军车,一眼望不到头。
赵四海出身特战队,根据他的经验判断,眼前能够看到的日军就不少于一个步兵联队。
一个步兵联队是不可能拥有这么多车辆的,可以断定最少也不低于一个步兵旅团。
看日军前进的方向,正是朝着莞城县城的方向。
赵四海赶紧抄了一份电报,让报务员发出去。
没有想到就在这关键时刻,电台却偏偏出了故障。
赵四海急眼了,赶忙上马朝着莞城县城方向飞奔。
他要赶在日军的前面,将日军前来偷袭的消息向上级汇报。
由于日军正在公路上行军,他不能直接走公路,于是就沿着一条田间小路向前奔驰。
当他看到自己已经越过了日军的行军大队,为了加快速度,他就上了公路继续向前奔驰。
赵四海正在策马狂奔,忽然发现前面有日军的骑兵,这是日军的先头部队。
他赶忙下了公路,准备继续从小路绕过敌人的先头部队。
正在这时,一颗子弹飞了过来,赵四海左肋中弹,子弹击穿了他的内脏,他眼前一黑,就从马上栽了下去。
远处的日军士兵看到骑马的人中弹落马,就朝着这边跑了过来。
赵四海受了重伤,又从马上摔下来,身体重重地撞在地上,强烈的疼痛使他差点就昏了过去。
他看到日军朝着自己跑了过来,知道自己肯定是完了,心里不免有些难过。
他不是怕死。
自从他参加八路军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报定了在战场上牺牲的决心。
他唯一感到遗憾的是自己没有办法把日军前来偷袭的消息传递出去,他艰难地从腰间取出了驳壳枪,准备打死几个跑过来的鬼子,临死也拉上个垫背的。
他强忍着疼痛,朝着鬼子瞄准。
他并没有抠动扳机,而是停了下来,因为此时他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武工队的人如果能够知道自己已经出事了,他们会另外派人返回根据地报信。
如果此时开枪向日军射击,日军一定会远距离向他射击,他倒在地上动不了,很快就会被敌人击毙。
现在他距离武工队比较远,武工队的人未必能够听得到枪声。
他决定弄出更大的动静来,来引起武工队员的注意。
他放下了驳壳枪,取出了两枚手榴弹,拧下了后面的盖子,将拉环套在手指上面,放在了身子底下,然后趴在那里装死。
不久以后几名日军士兵跑了过来,他们端着枪,仔细地观察着赵四海的动静。
赵四海屏住呼吸,做出已经牺牲了的样子。
日军士兵看到他没有动静,就大着胆子围了上来。
一个日军士兵走到了他的跟前,用脚伸在他的身子底下,想将他翻过来。
这时赵四海手里的手榴弹嗤嗤地冒着白烟,他松开了手中的手榴弹,猛然抱住了那个日军士兵的一条腿。
日军士兵惊恐万分,四散而逃。
被抱住腿的那个日军士兵拼命挣扎,看到无法挣脱,就端起步枪上的刺刀猛地戳向赵四海。
然而尽管如此,赵四海却仍然死死地抱住他不放,鬼子兵一脸绝望,赵四海的脸上却露出了笑容。
只听“轰轰”两声,赵四海壮烈牺牲,那个鬼子兵也被炸成了雪葫芦,一命呜呼。
爆炸声传得很远,小黄庄里的武工队员们隐约听到了爆炸声。
以他们的经验,日军是隐蔽行军,肯定不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最大的可能就是赵四海出事了,引爆了手榴弹来向他们报警。
副队长郑国荣决定代替赵四海回根据地报信。
他从村子里的百姓家里买了一匹马,为了避免像赵四海那样遭到拦截,他选择了远离公路的地方,专门选择乡间小路朝着根据地的方向快马奔驰。
郑国荣选择的乡间小路距公路大约两公里,他觉得应该比较安全了,没有想到在这里竟然也遇到了日军的骑兵。
原来日军在手榴弹爆炸过后,就已经确定了骑马者的身份一定是八路军。
他们知道行动已经被八路军的人发现了,正在派人返回根据地报信。
日军先头部队的指挥官担心会有其他的人前去报信,于是就派自己手下的骑兵在距离公路5公里的范围内,布设了警戒线。
在这里一共有三名日军骑兵,他们也看到了郑国荣,就朝着郑国荣冲了过来。
郑国荣同样是特战队的队员,有着一手好枪法,可惜的是,如今他手里拿的是驳壳枪,这么远的距离根本不是日军的对手。
他只能调转马头,快马加鞭,想摆脱日军之后再从更远的地方绕道返回根据地。
日军骑兵看到郑国荣逃走了,他们立刻就追了上来,一边追一边还朝着郑国荣放枪。
郑国荣把身子伏在马背上,减小了日军射击的目标。
双方都处于高速运动当中,日军士兵放了很多枪,都没有能够打中郑国荣。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鬼子们也懂这个道理。
他们就纷纷朝着郑国荣胯下的马放枪。
一颗子弹击中了马的臀部,马人力而起,接着就倒了下去。
郑国荣担心己被压在马的下面,趁着战马还没有倒下之前,迅速跳下了马。
他不敢停留,看到前面有一条水渠,就越过了水渠,躲在后面,准备用驳壳枪干掉这些鬼子兵。
鬼子兵十分聪明,他们看不清楚郑国荣的位置,不敢贸然靠近。
三个鬼子用手势比划了一阵子,一个鬼子留在了正面,另外两个鬼子策马跑向了两侧。
他们打算把郑国荣包围起来。
郑国荣现在所处的位置没有玉米那样高大的庄稼,只有一片土豆地。
土豆的茎叶长得十分茂盛,如果趴在地上的话,还是能够隐藏自己的身形的。
他为了避免腹背受敌,就爬进了土豆地里,使日军无法确定他的具体位置。
他在土豆地里一直往前爬,足足爬出了30多米,在一丛比较高大的土豆秧子底下隐蔽了起来。
鬼子骑兵从三面对这片土豆地形成了包围,他们也知道自己骑在马上目标太大,于是下马向中间靠近。
此刻是傍晚,天色渐渐地暗下来,能见度也逐渐变低。
三个鬼子虽然知道郑国荣在前面的那片土豆地里,但是不知道他具体的位置。
虽然郑国荣刚才在逃跑的时候并没有开枪还击,可是鬼子们也不确定他手里是否有武器。
鬼子犹豫着不敢向前靠近,领头的鬼子猜测郑国荣是要返回根据地去报信。
他决定不去冒险,只要能把他困在这里,不让他去报信就行。
于是他给另外两个鬼子做了手势,三个人就都趴在地上监视着郑国荣。
郑国荣十分着急,却丝毫没有办法。
他只能寄希望于天再黑一点,然后干掉鬼子,抢夺他们的战马返回根据地报信。
时间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天色越来越黑,郑国荣的心也越来越焦急。
他知道他在这里耽搁的时间越久,日军的大部队就越靠近根据地。
他不能再等下去了,决定冒险采取行动。
刚才三个鬼子所在的位置他是知道的,他就匍匐前进,朝着一个鬼子的方向爬了过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