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21章 ,票据 大采购 加价(2/3)

被中年人看着,二道贩子头皮发麻,然后一声不吭,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中年人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可是没办法,人家不愿意交易。

其他二道贩子也跟着退到旁边了,这个时候,中年人这才看向许多年。

“同志,您刚才说的双倍价格,还愿意交易么?”

“哈哈,当然不行。

!”

许多年也反悔了,轻笑道:

“您也贪婪,怪不得别人,不过,双倍价格给不了,但我五张票,我出六块钱,您愿意的话,我就买,不愿意的话,那就算了。”

从十块钱,降到六块钱。

中年人气得脸都绿了。

如果不知道价格,那还好。

毕竟那样的话,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期待过要卖十块钱或者二十五块钱嘛。

可现在,却是有着巨大的落差。

见对方犹豫,许多年又添了一把火:

“没关系,您要是不愿意卖,您可以在鸽子市先逛逛嘛,再问问其他人,看看他们愿不愿意咯。”

沉默犹豫了一会儿,中年人还是同意了六块钱的价格。

毕竟从刚才的经历来看,许多年的话,可信度更高。

另外,六块钱的价格,已经不低了。

很快,两人完成了交易。

许多年喜滋滋地看着手里的五张茅台酒票,算上上次在鸽子市里交易的那一张茅台酒票,现在他手里头就有六张票了。

“今天就去把茅台酒都买回来。”

茅台酒可是好东西啊,放到后世,也还是非常棒的佳酿。

可惜空间是静止不动的,要不然放空间里静置沉淀几十年,到时候不得满屋飘香呀?

就在他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中年人却突然叫住了他。

“同志,我手里还有五张牛奶票,您需要么?”

窝草!

还有票?

许多年都惊呆了,连忙问道:

“同志,您还有没有其他票?

我都要,真的,比如茅台酒票,或者粮票,又或者其他,您要是都还有的话,我全买了.”

对方手里头的资源,实在让人眼馋。

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拿到茅台酒票,更别说延期的中年人居然有五张,并且还有五张奶票。

中年人闻言,心里也是一喜。

当即别从口袋里掏出一沓票据,油票、煤票、粮票、肉票等等,大约有四五十张。

眼尖的许多年还看到了里面居然还有两张茅台酒票,以及中年人刚才说的奶票。

嘶!

这个中年人,真的是厉害人物。

许多年不管对方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些票据,他直接全都打包拿下了。

几分钟后,双方都各自清点着手上交换好的钱票,各自欢喜地点头,然后离开了。

刚才,中年人就跟许多年打听了,什么时候可以再有下次的交易。

尽管中年人是第一次来这里,可对于许多年的豪爽大方,还是非常满意的。

主要是前面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令中年人对许多年更有好感一些。

自然是希望可以有下次合作的机会。

听到对方这么问,许多年也是开心地应了下来,表示如果不方便的话,那就每个月的月初可以在这个鸽子市,以凌晨五点半的时间为准,见面再说交易的事儿。

于是,这事儿便这么约定好了。

跟中年人分开之后,许多年又继续在鸽子市收购粮食,直到天亮。

但现在粮食真的很少,估计是因为国庆,以及上次他跟吴承谦的枪击事件有关吧。

巡逻的袖章队多了起来,那么不管是城里人还是城郊的农民,想要来鸽子市,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希望过段时间之后,鸽子市可以好起来吧。

回到四合院,吃过早饭,给巴特尔他们送了饭之后,许多年便去了直接去购买茅台酒、粮食、油等物资了。

百货商店也是刚开门,许多年走了进去,直接来到售卖白酒的区域。

“同志您好,劳您驾,我需要购买四瓶茅台酒,这是钱和票。”

他手里头总共有八张茅台酒票,可他没有一次性购买那么多瓶茅台酒。

分开几次来购买,就不会那么显眼。

这年代的茅台酒,很少有人一次性购买那么多瓶的。

所以他一开口,四周就有不少人都在看向他了。

眼神里,写满了惊叹和好奇:谁啊这是?

那么豪横?

许多年也不是没有想过,分八次来购买茅台酒,但这样的话会很累。

可他要是早知道一次性购买会引来这么多关注,肯定是再累都没关系的。

尽管他现在也是做了一些伪装,但心里还是忍不住发怵,早点结束吧!

然而,工作人员却是慢吞吞地检查了一下他的茅台酒票,然后又慢悠悠地去拿酒。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年还不敢催促,并且还表现得云淡风轻的样子。

他就是怕自己越是催促,人家工作人员越是跟他对着干。

好不容易等对方都把四瓶茅台酒都放到桌面了,许多年便提着离开了。

“走那么快,嗤!”

工作人员诧异和不屑地笑了一下,旋即坐下来,翘着二郎腿,享受着早上的悠闲时光。

百货商店就是这样,一般来说,清晨是没有多少人来买酒的,只有上午或者下午的时候,买酒的人才会多了起来。

毕竟不是一般人能喝得起瓶装酒,大部分喝酒的人,都是去供销社等地方购买散装的白酒。

许多年离开百货商店之后,找了个没人的巷子,把茅台酒收入空间,然后又给自己换了装束。

继续回去粮食、油!

来回折腾了好一会儿,他这才把茅台酒、粮食和食用油等全都买好了,基本上把昨天和之前的粮票消耗完了。

还剩下的票,都是没那么快过期的票据,并且所剩也不多了。

票这东西,手里头拿太多,没用。

肯定是直接换成粮食这些现货,对他来说更划算。

反正空间可以放得下,那就继续装粮食呗。

接着他又去了临近朝阳门的一家煤铺,让人帮忙送了一些蜂窝煤到城外的某处相对偏僻的路边。

找这个地方,也是没有办法,如果他直接把煤全都送回去家里,四合院肯定得炸锅。

所以还是放空间里头好一些。

送煤的老头儿,骑着三轮车,拉着蜂窝煤来到许多年说的这处地方,人都傻了。

“您说的就是这个地儿?”

附近都是鸟不拉屎的地儿,人影也见不到一个,就旁边还有处小树林,其他都是围墙,人家的大门也不是朝这边开的。

所以,跑来这么偏僻的地方,是不是有病?

谁家送煤不是直接送到家里头的?

甚至都恨不得让送煤的人,帮忙把蜂窝煤抬到家里的灶台前呢。

一直跟在旁边骑着二八大杠的许多年,停下车,笑眯眯地说,没错儿,就是这地儿。

老头儿还是热心肠地劝了一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