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 吴越兴衰(2/2)

钱鏐肯定知道汉太祖刘三回家乡做《大风歌》的故事,也作了一首《还乡歌》:“三节还乡兮挂锦衣,父老远来相追随。

牛斗无孛人无欺,吴越一王驷马归。”

客观点说,这首诗在气势上不如刘邦,刘邦得的是天下,钱镠只得到了吴越,气势小点也正常。

突然想起民国时大诗人张宗昌的那首文盲版《大风歌》:“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张大帅是著名的三不知将军:不知自己有多少人马,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姨太太。

文盲出身,老老实实做他的大帅就是,何必弄出这等笑料,贻笑千古。

钱鏐弄到这份家业实在不容易,他不敢过于放纵自己,钱鏐每次睡觉时都枕着一个小圆木枕头,每当辗转翻身时小圆枕就会掉到地上,钱鏐都惊跃而起。

不为别的,只会时刻警醒自己:“天下不太平!”

强大的政治军事机器必须有一个强大的经济基础做支撑,在五代十国这个天崩地裂的大乱世中,相对中原乱局,浙江没受到唐末战乱太大的波及,经济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

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浙江临近东海,经常受海患影响。

钱鏐发动民力在钱塘江修建海塘,并疏通了河运,保障了浙江经济不受自然灾害影响。

而且钱鏐大力扶持养蚕业,五代十国时,吴越出产的丝织品冠绝天下,这也是吴越和各国进行贸易的大宗,赚足了银子。

钱鏐不仅和内地进行贸易,还扩展海外市场,和北方的契丹、日本等国有商业往来。

在钱鏐的精心治理下,杭州一跃成为富甲天下的大都会,吴越从钱鏐建国一直到钱俶降宋,都没有经历过战乱。

到了宋朝,杭州更是盛极一时,尤其是在南宋。

“奉旨填词”的柳永曾有一阙快灸人口的名作《望海潮》: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杭州以及浙江的发展,无论如何都少不了钱鏐的一份贡献。

钱鏐治下的吴越政权对中国文化还做出了一个巨大的贡献,一说出来大家全都知道,那就是著名的《百家姓》。

《百家姓》开头第一句就是“赵钱孙李”,赵是大姓,但钱姓并不多,为什么会这样排呢?

因为写《百家姓》的那位就是吴越人,这时吴越已经归投宋朝,所以宋朝赵姓做为国姓排在第一,吴越的国姓钱姓也自然排在第二位。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