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零四章 毕业(1/2)

“说这么多不如你自己别带头加班来的有用。”

“上行下效没听过?

老板带头加班的情况下,即便你嘴上这么说,下面的人会觉得你是口是心非。”

“而且国内的风格就这样,完全不加班的企业几乎没有,我们能做的有限。”

“我已经尽量在年终绩效评级的时候尽可能的降低加班的权重占比,以及但凡是加班员工都按照规定给足加班工资了。”

郑理和程钢私下聊完后,表示会给程钢一个体面的结束, 如果程钢愿意的话依然能在科创生物担任首席顾问。

待遇和之前不变,程钢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不缺这点钱。

他看开了很多事,未来几年打算好好投几个项目然后退休养老。

郑理第二个单独聊的自然是李渺渺,她是科创生物实权第三的高管。

也是当年最早的创始人团队成员。

从科创生物成立以来,李渺渺开始是协助程钢做一些人事工作,后来她更是直接负责整个集团的人事。

因此对郑理提出的, 要给研究员们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有很深刻的认识。

不管是大环境还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大企业病, 都注定了郑理的想法很难落实。

李渺渺继续说道:“即便是硅谷的互联网企业, 也有很多是需要加班的,只是国内舆论环境只会宣传不加班的硅谷企业。”

“管理一家上万人的企业,要允许你看不惯的现象存在,这是我这几年很大的一个感触。”

李渺渺这些年看了不少她看好的中层管理,没能经受住诱惑,被供应商收买或者出卖公司信息。

第一次震惊,第二次怀疑自己的眼光,再到后来深深认识到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更别说高管和下属有不正当关系,管理人员利用权力给亲属进入公司开方便之门。

类似的事情她看的太多。

当你身处高位的时候,下面人的一举一动,是会有人告诉你的。

因为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利益,就会有竞争, 像科创生物这种规模的企业竞争更加激烈。

你的不正当行为, 会有你的竞争对手通过各种方法告诉更上面的领导。

更别说科创生物内部有匿名举报渠道。

因此郑理今天说完之后, 李渺渺觉得郑理还是太过于单纯, 没有见过人性的复杂面。

郑理笑道:“即便我这么说没有什么效果,说了总比没说好。”

“好歹我说完这些话,我的意思会被传达给下面的员工们。”

“至少能让他们这两天不用加班。”

“未来营造长期的良好工作环境,这是你的工作。”

李渺渺对郑理的反应有些意外,因为郑理难得会对某件自己想做的事感到无能为力:

“这个工作是长期工程,其实科创生物的工作环境在国内的企业来说已经算很好的了。”

“其他企业很多加班不给加班工资或者给加班工资也是按基础工资来算加班工资的。”

“我们好歹是按实际发放的工资来计算加班工资,能做到这点的企业少之又少。”

华国的很多工作企业在工资条里明确分为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

按照一万的工资,你的基础工资可能只有三千元左右。

后续加班大多只会按照基础工资来发放。

也就是说你的加班工资别说正常工资的两倍,加班工资甚至还不如正常工资。

“自从前年超过花为成为华国最具吸引力雇主第一名之后,我们已经连续三年在这个榜单上排名第一了。”

科创生物之所以能按照最高标准来发工资和其他福利,主要还是来源于企业产品的利润率足够高。

旗下产品大多都是垄断地位,享受了高额溢价。

“话说回来,你这次对我的工作有什么其他的指示?

你难得回来一趟。”

李渺渺调侃道,她现实中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去狮城一趟,难得什么根本不存在。

郑理直接道:“你要做好接手程钢的工作,工作交接会在今年内完成。”

“另外如果你手头工作太多的话,把一部分工作交给其他高管。”

李渺渺点头道:“其实我抓好人事和财务这两块,公司就乱不了。”

“有你亲自负责研发,企业的发展也有下限。”

“程钢是打直接离职还是说会给他一个其他的名誉岗位?”

郑理摇头道:“我问了,程钢不愿意留下来, 他打算去他自己的投资公司干几年就退休了。”

李渺渺:“很正常, 身处过高位, 没有人会想被边缘化后继续呆在原来的单位。”

“更别说程钢不差这点钱。

他愿意继续留下来才奇怪。”

“老程如果不是自己犯错, 也不至于要被边缘化。”

“只是他走之后,我们要重新招一个专门负责****的副总。”

“今年年初你把部分股权转让给华国投资之后,****的重要程度是在提高的。”

“更别说深蓝存储横空出世之后,市面上一直有传闻说政府手握大量黑科技等着掏出来。”

“我们处理好****,说不定有肉吃。”

此前一直是程钢在负责****的维护,华国官方很多会都是程钢去开的。

这一部分的工作,李渺渺很难处理的得心应手,这需要时间和阅历的沉淀。

李渺渺继续说道:“这段时间肯定会有不少官方的应酬。”

“苏省方面的话事人说不定会亲自来姑苏见你,到时候又提到科创生物整体搬迁到金陵。”

金陵一直对科创生物不在金陵耿耿于怀,这种心情随着科创生物的市值一路飙升而愈发严重。

科创生物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集中发展,导致姑苏成为长三角当之无愧的生物医药行业产业集群地。

这是金陵方面最眼热的,产业意味着人口意味着GDP,而且科创生物带来的GDP还是高新技术行业的GDP。

换句话说,这种产值比单纯的制造业或者服务业更加高端。

金陵希望科创生物搬迁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虽然金陵和姑苏同属苏省,但是不代表两者没有竞争。

金陵对苏省内部其他城市人口的吸引力极弱,更别提对姑苏的吸引力了。

特别在现在姑苏成为华国高新技术发展的模范城市,姑苏人的选择只有姑苏或者申海。

至于金陵,金陵对皖省的地级市们更具吸引力。

也正因如此,民间调侃金陵是皖省的圣地。

郑理问道:“那我之后去江城,江城方面是不是也希望我们搬过去?”

“我可能还要跑一趟燕京。”

李渺渺无奈道:“没错,这些地方肯定都会劝你,给你摆把总部搬到他们那的好处。”

“如果有哪个能说动你,你想搬迁也未尝不可。”

“只是看他们拿出的筹码够不够。”

“这些城市里,肯定是金陵和江城最为热切。

他们都是区域性强市,对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链有着很强的渴望。”

“燕京估计会提,但是也就是提一句,他们内部的产业足够多了,这几年央企一直在往外搬。”

“另外到时候去江城,江城方面给你直接办法学士学位,江城大学方面应该有人联系过你吧?”

“虽然大家都知道你是江城大学出身,但是由于你没有毕业证,所以江城大学在做招生宣传的时候没办法直接拿你出来宣传。”

“他们一直想给你补发毕业证,毕竟当年数学学院给你办的是休学而不是退学。”

郑理点头道:“是的,校长和我说过了。”

“说直接用我当年在ARMA上发表的论文当毕业论文,回去走个答辩就好了。”

“在江大也就呆了一年,还是给它留下点什么吧。”

江城大学内部,为了郑理是应该在生物学院毕业还是数学院毕业还争执了一番。

生物学院方面很强硬:郑理的成就大多是生物医药领域的,包括当年都是在我们生物学院下面的高分子医学实验室学习。

当年就没去数学学院上过课,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生物学院学习,当然应该从生物学院毕业。

数学学院自然不同意:那我们的学生是不是只要去生物学院上课就算是生物专业的毕业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