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好戏连台
众人闻声望去,此人正是下落不明的霍祈。
只见霍祈前面,还有一个男子,因着身量极高,几乎要将后面的女子挡住。
两人一高一低,姿态一动一静,皆是风流,望过去竟有一种奇异的和谐,如同一幅行走的丹青画,让人有些看痴了眼。
待二人走近,众人眼神有些古怪:
竟然是七皇子?
七皇子不是身体抱恙吗,如何又和霍家大小姐一起出现?
亭阁里的大臣和夫人们心里的疑惑一个接一个,注意力马上就从刚刚的丑事转移到这两人身上。
霍祈款款走上前来,规规矩矩行了个礼:“陛下恕罪,臣女酒醉,出去透了透气,故而来迟。”
“透气?
霍家小姐去哪儿透气了?”孝文帝有些不信。
孝文帝探究地看着面前的少女,一双精明锐利的眼睛似乎要将她看穿。
若换了寻常十几岁的孩子,恐怕早已经吓得语无伦次。
霍祈却丝毫不慌,娓娓道来:“一炷香之前,臣女因不胜酒力,便去了长乐亭吹风醒酒。
只是第一次进宫,竟然迷失了方向。
幸而遇见七皇子热心指引,这才寻了回来。
差点误了点灯的时辰,望陛下赎罪。”
这话说得半真半假,让人有些捉摸不透。
此话真就真在长乐亭在长乐宫和御花园的中间,相隔都不太远。
霍祈刚刚来的方向,正通往长乐亭。
她又确实是第一次进宫,一时迷了方向也是人之常情。
可这七皇子自来是个独来独往的性子,就算在孝文帝面前,也是不冷不热,瞧着刚刚和孝文帝行礼都不甚恭敬,什么时候是个热心肠了?
竟还给一个陌生的官家女子带路?
不过,旁边的沈聿宁神色如常,也没有提出什么异议,亭中的大臣夫人自然不敢多问。
五皇子沈聿先倒是个喜欢添油加醋的,说出了众人心中所想:“今日可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平日里连七弟和姑娘说句话都难见,现如今却肯为了个陌生的官家女子引路,倒是稀奇。”
孝文帝的目光在沈聿宁身上停留了半晌,眼里的情绪让人捉摸不透,也不知有没有把沈聿先的话听进去。
片刻后,孝文帝却是没有再问霍祈失踪之事,反而沉声问道:“霍家女娘,镇远侯曾和朕提过,宁国公女儿蕙质兰心,端庄持重,属意你为世子妃。
你意下如何?”没人听出帝王语气里的探究。
霍祈眼眸低垂,似乎早有准备,看了一眼跪着的霍青岚和早已晕过去的袁韶,恭敬道:“陛下,俗话说,君子有成人之美。
臣女与世子曾有同窗之谊,又和家妹从小一起长大,甚是亲厚。
如今世子既与臣妹情投意合,臣女自是不愿插足。
世间之事,皆讲究缘分一词,镇远侯府虽好,但臣女与镇远侯府没有缘分,望陛下成全。”
霍祈这番话,可谓是说得面面俱到。
既不会下了镇远侯府的面子,又显得胸襟开阔,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实在是大家风范。
底下的夫人当即就高看了霍祈三分,就连那些在庙堂里打滚的大臣们,也俱是觉得有情有义。
旁边的沈聿宁却是微微挑眉,关注点有些不同。
她颠倒黑白的本事倒是有一手,本就是她在背后把这一男一女捆到一起,现在却说成是这二人情投意合,顺带撇清自己的嫌疑,真是好手段。
孝文帝听后沉默半晌,随即不容置疑道:“朕看霍二小姐和镇远侯世子年纪相仿,倒也还算般配。
那便赐翰林院侍读霍如山之女为镇远侯世子妃,择日完婚。”
此话一出,举座皆惊。
般配?
孝文帝竟如此说?
在场的人都挠了挠耳朵,觉得自己出现了幻听。
要知道,翰林院侍读这门第虽然算不上寒酸,可和镇远侯这样的簪缨世家谈婚论嫁,还是有些不够看。
许个侧妃就已经是高攀,可孝文帝却许了一个正儿八经的世子妃。
这让淑妃如何想?
又让镇远侯如何自处?
帝王之心,深不可测。
此刻,就连那些在庙堂里打滚了大半生的老油子,都有些摸不准孝文帝的心思了。
淑妃自己也是万万没想到,孝文帝竟这么容易松了口。
袁韶是她母家的独苗,如今根基未稳,必得选择一个有力的妻族扶持。
就连她知道自己的女儿心悦袁韶,都未曾动过心思。
只因德安不够稳重,实在不足以支撑整个镇远侯府。
可她千挑万选,最后却是一个四品官的女儿做了她的侄媳妇。
孝文帝这道旨意,对镇远侯府和她,都是奇耻大辱。
旁边的德安公主早已经被孝文帝的旨意气昏了头,口不择言道:“父皇,您这是糊涂了不成!”
还没等她说更多,旁边的淑妃狠狠瞪了一眼这个不争气的女儿,尖锐的指甲掐了一把德安的胳膊,吓得德安闭了嘴。
皇后见气氛有些尴尬,赶忙站出来打圆场:“此乃喜事一桩,还得恭喜镇远侯和侍读大人了。”
“今日就到这吧,朕也乏了,派人送镇远侯世子回府。”孝文帝颇有深意地看了沈聿宁一眼,拂袖而去。
皇后也是有些困倦,扶着女官的手回了凤栖宫。
淑妃早已经是怒不可及,却也知道此事已是板上钉钉,匆匆带着德安回了长乐宫。
临走时,一双美目还不忘在霍青岚身上狠狠剜了一刀。
不过,霍青岚此时早已经顾不上淑妃的眼神。
她一晚上经历了大悲大喜,早已经是头脑发晕,正紧紧抓着齐氏的手,微微发抖。
本以为自己最多能混上个侧室,谁想天恩浩荡,竟让她成了袁韶明媒正娶的妻子。
直到现在,她还觉得有些不真实。
齐氏也是早已经乐得合不拢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本来以为今日是大祸临头,却不想峰回路转,自己的女儿非但毫发无损,还博了个世子妃的名头。
今晚必得回去给祖宗烧柱香。
霍祈眼神复杂地盯着霍青岚,心中没有开怀,反而却让她看到了上一世愚蠢的自己。
上一世,她以为是一个绚烂的开始,却没想到亲手把自己送上了黄泉路。
这一世,嫁给袁韶的人由她变成了霍青岚,命运的归途又会指向何处?
天色已晚,帝后皆已离去,亭阁中的大臣和家眷们也赶着宫门上锁前匆匆离开。
一场秋菊宴,最终以孝文帝将霍家二小姐许配给镇远侯世子结束。
今日里御花园这出戏,恐怕比京师中最叫座的百潇班唱的那出经典折子戏还要精彩,让人意犹未尽。
有的人觉得孝文帝是为了替镇远侯府遮掩丑事,保全名声,因此才赐下这桩婚事,也有人认为孝文帝指了桩门不当户不对的婚事,打了镇远侯府的脸。
当然,除了这桩婚事本身,更值得细细推敲的,还是孝文帝对于袁家、霍家和皇子们的态度。
汪氏赶忙走到霍祈身边,只见霍祈朝着亭阁的方向愣愣地望着,疑惑道:“祈祈,瞧什么呢?”
霍祈的思绪被汪氏的询问拉回,笑了笑:“娘,没什么,走吧。”
今日的所有事都是她在背后下棋,所有人的步子就是跟着她的思路在走。
唯独那个灼眼的青年,不知道在哪刻出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忽然消失。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