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74章 当沙雕文化追尾武侠二合一(1/2)

第174章 当沙雕文化追尾武侠(二合一)

“王维导演的试镜真的很怪!”

这是周启明的第一感受,也是唯一感受。

此时的周启明,正在敦煌一间很宽敞的排练室里,桌子后面坐着两个人,都是他眼中的大佬。

一个是圈外名声不显,圈内却被誉为王维左臂右膀的副导演徐道行,另一个就是亲自来试镜的王维了。

恰恰是王维的要求,差点没把周启明给折磨疯了。

不给剧情,很多时候就是一个看上去挺简单的要求。

比如,笑。

没有前情,也不给后果,只要求“从大笑到悲怆而笑”。

这也就算了,但问题是,王维就跟上瘾了似的,一个“大笑”,已经变着花样的让周启明演了十多遍。

当年轻人的沙雕文化追尾传统的武侠文化,见证“一本正经的武林英雄成长之路”的那些人还在,但江湖却不是那个江湖了。

而反逻辑、反精英、反崇高的无厘头,天然就是沙雕文化的营养成分。

王维眼中的“南派”风格,偏向于欧美同行发展得较成熟的无厘头恶搞。

从目前的情况看,武侠剧还能有五年的辉煌期,就不错了。

周启明一度以为王维是在折磨他找乐子。

大大小小的影视公司,加紧了对武侠影视项目的立项。

直到《射雕英雄传》图书的出现。

各地的订单于是如雪片般飞来!

敦煌和相关出版社都乐的合不拢嘴,拿到书的观众却是破口大骂——

我太难了!

在沙雕眼里,权威和严肃是可以被解构的,一切都能以有趣戏谑的方式呈现出来,然后就形成了沙雕文化。

现在华语喜剧的主流风格——王维个人称之为“北派”——起源于戏剧和小品,偏向“故事”,偏向“段子”,依靠的是对情节与人物特点的把控,充满黑色幽默感。

说难是因为,作为一种喜剧表演风格,无厘头这个概念尚未被正式提炼出来。

所以,他毫不犹豫地点头:“我愿意。”

老徐说得没错。

还有“假哭”、“骂人”,甚至还要求唱rap!

这段时间,一部电视剧夺走了所有的风头——

如果是刚出道,周启明可能还需要考虑一会。

王维也觉得他有足够的领悟能力,接下来,应该是可以期待的。

王维不认为他们是不肯说,只是,他们的成功并非源自对理论与概念的熟知,而是得益于经验、本能与天分。

现在嘛,比起连续被剧组拒之门外的狼狈和打击,逼格这些都是小事。

因为小说据传是集体创作出来的,大家一时间纷纷将拉拢的目光放到武侠潮流塑造者唐一公导演身上——

剧中人物,从郭靖黄蓉,到老顽童黄药师洪七公,一个个迅速走红。

这种火爆程度,带来的自然是白花花的银子。

要知道,现在娱乐项目变得越来越多,电视收视率每年都是在下降的,往年电视剧收视率破十已经是现象级的了。

这部武侠剧吸引力之大,可见一斑了。

他准备和敦煌继续合作制作两部武侠剧!

“……”

收视率只统计收视户数,而另一个调查计算的指标,目标受众,更能说明其火热程度——

某地一家麻将馆,在《射雕》播放的同时段,打麻将的人数几乎腰斩;为了把人拉回来,老板把电视机搬到馆里播放《射雕》,没想到剩下的人也都入坑了,一个个在家看电视不出来了,麻将馆变得门可罗雀……

奈何王维那小子太狡猾,没等他把话说出来,就掏出了两部新小说——《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

这一次的角色应该是没跑了,甚至于,以后可能还会有更多的角色要给他,嗯,应该是喜剧角色。

比如——究竟什么是无厘头风格?

他印象很深刻的是,在另一个时空,作为无厘头的代表性人物,星爷和搭档达叔都在不同采访中表示过,“到现在我都没有完全明白无厘头是什么意思。”

一个新闻很好的佐证了这一点——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沈岩算一个。

补表演课好理解,但大量阅片是什么鬼?

小说居然是分册出版,目前出版的内容就是已经播放的内容,太TM奸商了!

只是,对“奸商”的声讨,并不影响书继续大卖——重温一遍也蛮好的,而且书里还有更多的细节。

敦煌今年两部十亿级电影,主角和导演就不用说了,其中的一众配角,亦个顶个的身价大涨。

敦煌与唐一公导演合作拍摄的武侠大戏《射雕英雄传》,终于完成制作,并在华夏电视台首播。

反正,连王、沈两家人也入坑了。

从这次《射雕英雄传》的受众就能看出来了——差不多有过半观众,是出生在武侠黄金时代的中年人,某种程度上,他们看《射雕》,是“爷青回”。

殊不知,唐一公也心里苦——

另一方面,那就更有意思了,互联网的时代到来了呀!

“这么多人任你挑,难道还怕挑不到合适的?”

听到这个要求,老徐更加轻松地笑了:“其他的不敢说,但是咱们敦煌要挑演员,圈子里真的是排着队送上门来。

我们今年捧红了太多人!”

周启明闻言一愣。

慢慢的,束手束脚的感觉没有了,他也似乎明白了,王维不是在折磨他,而是在找一种表演风格。

——可想而知,圈子里现在有多少演员,恨不得为了抢敦煌的一个角色而打起来。

总之,从六月开始,一股武侠风再起,吹得今年的夏天更加火热。

“这就叫做天赋啊!”王维见状,不禁在心里感慨道。

刚开播时,因为唐一公+武侠剧的招牌,收视率就破5了——这是热门剧集的标准。

“同时,你是非科班的对吧,补一补表演课吧,费用的事情不用担心,剧组会给你安排。”

尤其是黄蓉的扮演者,只是个新人,现在一炮而红,成为了全国人尽皆知的小花旦!

但是——

那么,这种风格会不会让国内观众接受无能?

起码王维的答案是,不会!

一方面,从搜集到的资料看,一些偏无厘头风格的喜剧片,票房也挺不错;只不过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而且无一不是小制作,没人对其进行分析和定义。

王维的目光不由得落在周启明身上,意味深长的笑了。

受益的,当然还有一众主配角们。

他先是觉得对方太看得起他了——我这种小龙套,还不是给什么角色就演什么角色,哪来的愿不愿意?

不过,随即他便明白对方说这话真正意味着什么了——

好吧,老爷子毕竟六十多岁了,急流勇退,未尝不是一种智慧,大家也都能理解。

“换个方式来一遍。”

然后,她把“样片”从公司里拿回家,全家人一口气把剩下的剧集全看了,爽的冒泡。

实话说,他不是看不出对方的懵逼。

不少过去的武侠名家都表示,《射雕英雄传》引领了武侠文化进入一个新的巅峰期。

王维于是笑笑,继续道:“好,那先和剧组签约,然后,嗯,你需要大量阅片,剧组会帮伱准备好资料的。”

大家在电视上一集集地看,嫌不爽快,沈贞仪就直接跑到敦煌去“催更”。

邀请过他的公司都忍不住骂骂咧咧了——这TM叫退休?

就敦煌是养老院是吧?

王维却不做具体解释了,只有一句话,“你自己看片领悟!”

等到郭靖回到中原,与黄蓉相遇,当天实时收视峰值昂然破10。

——咳,我唐一公是那种做事有始无终的人吗?

既然“开创”了这个江湖,不让这个江湖崩了,自然也是我的责任。

周启明继续愣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