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88章 名人收入排行榜的瞩目4K(1/2)

第188章 名人收入排行榜的瞩目(4K)

事实上,很多人都想知道敦煌在这个暑期档赚了多少。

同行想借此评估3D动画的投资价值,或者评估敦煌的实力;而对于某些媒体来说,纯粹是为了让读者吃瓜吃得更香。

《财富周刊》编辑室。

这是一家与太平洋对岸的福布斯齐名的商业类杂志,因提供各种财富排名而为人熟知,“世界名人收入排行榜”就是其主打榜单之一。

这个榜单是在年初发布,但不是真到了上一年年末或明年年初才展开调研,事实上,他们会对榜上人物,尤其是重点人物,一直保持关注。

这不,多个目标“参战”的暑期档刚拉下帷幕,编辑部便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数据统计。

而其中,作为暑期档的大赢家之一,王维是怎么也忽视不了的。

“王维今年估计是要‘上’榜了!”

一位负责统计王维资料的编辑突然抬起头,跟旁边说了一句。

而公司内部对于其周边衍生品今年的全球销售额预测,落在了30亿民元的高位!

当然,预测不一定准;事实上,现在看来也确实不太准——

而且,敦煌今年就没有王维监制的电影上映了吗?

编辑老吴幽幽道:“别忘了,敦煌还有一部《射雕英雄传》,王维在其中有没有分红呢?”

老吴继续眯着眼,点点头道:“能上榜是没错,但也不可能排到榜首啊。”

当然,前提是数据要真实——起码是接近真实。

“靠,老韩伱怎么越估越胆小了?”

“嘶……直接是《夏洛》的两倍多。”

这也是不少名人没上榜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不够格,而是他们的信息很难被统计,或者因为身份敏感,媒体不敢统计。

这时候,王维才无语地发现,相比于赚钱,自己的花钱技能才更需要提升。

大概是下意识觉得最后的数字太夸张,所以越估越谨慎了。

能有多赚呢?

反正,王维在公司的内部财务报表中,看到这部动画电影的票房收入就足以把所有成本全都覆盖过去——包括制作费用、宣发费用以及给他以及制作团队的高额分成等等。

“……”

但编辑老韩才不在乎,越刺眼,才越受瞩目。

“那还不是左手倒右手?”编辑老吴小声嘀咕一句。

《玩具总动员》的第一笔分账结算后,王维看到自己账户里不过九位数的余额,衷心感慨道。

但很显然,王维并不在其中行列。

当然,现在的结果就是,靠一部《玩具总动员》,撑起动画工作室所有新开工的项目,不仅毫无虚言,甚至绰绰有余。

而另一个结果是,王维刚刚感慨完自己“捞得少”,转过身就头痛了——

王维也只知道一点,现在他账户里“只有”3亿多现金,而《玩具总动员》的周边分红还没有下来。

确实没有。

包括电视产品、主题公园、日用消费品、DVD、书籍、电脑游戏等,所有这些都降低了成本和风险,而增加了收入。

“这两部电影的分成肯定要上浮吧,今年还有好几个月,足够他再拿一期分红了。”

毕竟,他们作为第三方机构,也没有能力去对每一个人进行详细调查,很多时候只能基于公开数据进行一些简单的统计。

《玩具总动员》将这一点展示得淋漓尽致。

老韩摇摇头道:“只看他个人的电影分成就足够了。”

“我这捞钱的技能果然有待提升!”

——几部影片都有不同的分成比例,而且都是分期结算,再加上缴税什么的,除了他的会计师团队,没有人说得清他的具体收入是多少。

《玩具总动员》在拉丁美洲的票房达2.5亿民元,使得其成为了华娱在拉美地区最卖座的动画电影。

编辑老韩则嘿嘿一笑:“还别说,他的资产是够不着榜首;但年收入,还真的有很大可能上榜首位置。

敦煌今年的战绩可谓是有目共睹。”

换言之,他要求制片人/导演薪金、分成等等,都是天经地义的。

如此一来,周边衍生品的授权与售卖,成了《玩具总动员》相关业务中最赚钱的一项。

电影工业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影片本身能产生多少利润,而在于它会为企业与其他领域合作提供多少机会——

敦煌将获得其中的“一小部分”——六亿起步。

其他人纷纷点头。

然后,周边收入几乎是纯赚。

“所以,尽管很多数据是估算,但王维只在周边上的销售分红,我说认为不会低于票房分成,应该没人有意见吧?”

就有一位编辑眯着眼,道:“老韩,我们这是年收入榜单,而不是资产榜单。”

——得益于对这部作品的周边销售抱有不低的期待,敦煌在电影还在制作期的时候,就已经对其周边开发做了完整的规划和设计指导,并完成了授权生产,所以周边销售与电影维持的热度完全同步。

只是,王维对于敦煌是绝对控股,看起来就像“连吃带拿”,显得有点刺眼了。

不是在凡,而是真不知道。

有人接了一句:“老吴,就算是资产财富榜,他也能上榜吧。”

老吴也加了进来,道:“那接下来就是重磅的《沉默的羔羊》了,国内13亿+海外18亿,这个倒不用估算了,业界都传遍了——王维仅仅在这部电影的票房分成上就能拿到1.7亿!”

你看骆建洲不也是如此吗?

他是唐宇传媒的少东家,但是作为导演,该拿的酬金他一分钱也不会少拿。

十亿这个数字,让大伙儿集体牙酸了。

其他几大票仓有的比预想差了点,比如说东南亚市场;有的比预想好了点,比如说欧洲市场;但大体获得了预期中的反响。

有人不禁发出惊呼声:“不管在哪个榜,他今年都是暴富了!”

所以,同一间办公室里的编辑们也来了兴致,在旁边帮老韩计算——

但是,想想王维二十岁出头的年龄,和一年就赚了他们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金钱,大伙儿都觉得自己一把年纪活到狗身上了。

“是啊,这让人绝望的差距!”

“好吧,今年还是有不少年轻人上榜的。

譬如至少年入上亿的沈贞仪,还有刚刚票房过十亿,导演分成至少几千万的骆建洲……”老韩定了定神。

问题是,钱留在账户上不会下崽不说,以国内的富人税收政策,躺着不动的巨额现金,只会为税务做贡献。

“而在北美,当地媒体报道,仅在暑期档,其相关衍生品的销售总额就超过了1亿美元;在欧洲,其周边玩具被称为‘统治了今夏玩具市场’;据说在拉丁美洲也获得了超乎预期的销售额……”

电影的大受欢迎,使得周边的销售额也大增,所以,拉美地区成了唯一一个周边脱销的市场。

编辑老韩呵呵的笑两声,道:“我说的是,他估计是要上榜首了!”

而像收入之类的“浮财”,信息就没那么透明了。

“别扯远了,继续算《羔羊》的后期分成。

嗯,怎么也不会低于《夏洛》吧,哪怕只算2000万的分成,我看看……总共3亿了?”编辑老韩呲的吸了一口气。

因为他也知道,这其实是很常见的。

王维去年在“世界名人收入排行榜”排多少位来着?

反正是在二十名开外了。

“那就是1500万,合算一个亿好了。”

“据说是5个点。”

身边一位编辑也抬起头来,不在意的道:“老韩你这不是废话吗?

他去年就上榜了,今年接着上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老韩亦是呲牙道:“所以,到年底总结的时候,如果发现他年入十亿了,我一点也不算意外……”

如果他什么都不做,等今年的分红全部到账,弄不好户头的数字真的能变成十位数。

意外之喜肯定是有原因的,敦煌准备多花费点功夫也要搞清楚,以便后续开发这块颇有潜力的市场。

“我是觉得老韩你估算低了,算了,先按这个数计算吧,他的后期收入分成是拿几个点?”

老韩又是呵呵一笑,都不屑于反驳了。

公司与个人是不同的两种商业体,譬如敦煌投资拍片属于公司行为,而王维担任制片人或导演是个人行为。

不仅老韩的眼皮子跳了跳,其他编辑的眼皮子也跳了起来。

虽然不少一线大导演和金牌制片人,单部电影薪金也能高达数千万,但……这特么的只是第一笔啊!

有人默默一算,“那就是4个亿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