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八九节 路(1/2)

“跑了一个多月,这事儿还是没能定下来。

我心里越来越没底,却很想做成这桩业务,于是我专门找到丁永泰,问他到底有没有具体的买地意愿?

或者只是口头上说说,实际上已经有目标了?”

“因为客户的意愿有时候很难捉摸。

有时候他们其实已经看中了要买哪块地,可接下来看过其它地块,就有了新的想法。

价钱、区位、土壤质量,还有就是水……各种因素都有。

与其花时间和功夫带他们看更多,不如直接问。”

“丁永泰这人说话倒也不含糊,他说之前看的那些都不太满意。

他不喜欢城市里的热闹,所以才去村里买地建房。

可我推荐给他的地块都在城郊,平时也就算了,周末的时候很多人出游,这样一来就跟呆在城里没有区别。”

“他这么一说我就懂了,于是又找了几块离城远的地,可丁永泰还是不满意。”

“跑的时间长了,彼此关系就熟。

他问我有没有在山里荒僻地块?

越偏僻越好。”

这句话虎平涛听了也觉得奇怪:“越偏僻越好……那还不如直接跑深山老林子里面,与世隔绝。”

王勇新道:“当时我也是这么想的。

就像电影《甲方乙方》里那个想要过苦日子的老板,最后把村里所有的鸡全给吃了……我以为丁永泰是开玩笑,后来才发现他是说真的。”

“类似的地块有倒是有,但的确是位置偏远,最关键的不通公路。”

“我带着他跑了一趟东川,那边有个村子,是省里的重点扶贫对象。

村里有好几座山头,林木稀少,基本上都是荒的。”

虎平涛好奇地问:“他看上了?”

王勇新点点头:“那边的地价很便宜,一亩地的年租金才几百块钱,跟白给似的。

我指的是山地,没有开发价值的那种。

整座山上全是石头,表面只有薄薄的一层土,就算把树种下去也长不高,没有任何经济投入价值。

只要是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跑到那种地方去买地。”

虎平涛皱了下眉:“你接着说。”

王勇新道:“可就是那样的地方,丁永泰看了很满意。

他跟村里签了二十亩,位置就在村子西面的缓坡上。

那里地势开阔,盖房子没问题,但距离水源很远,也没有电,单独接管子拉线,直线距离就有两公里。”

“我就是一个跑业务的,有些事情没法管,也管不了。

反正客户提出要求就照这做,丁永泰签约的同时就把款子打到村委会的账户上。

他一口气付了五年的租金,说是以后还照这规矩给。”

虎平涛越发觉得不可思议:“五年一付?

这好像不太合理啊!”

王勇新道:“我当时也觉得不太对劲儿。

虽说是没人要的荒地,年租金每亩也就几百块钱,可几十亩就是个大数,何况一次交了五年的租金……要换了是我,说什么也不愿意啊!

顶多年付。

这钱放银行里吃利息,或者投资在其它方面难道不香吗?

就算是为了自建房屋,也用不着一次性给五年的款子,根本没这必要啊!”

“当然凡事皆有例外。

很多搞民宿的都愿意提前付清租用的款项。

所以当时这念头也就是在我脑子里晃了一下,后面就没再想了。”

“丁永泰给了我佣金。

这事儿算是结了。”

“咱们国家一直在搞扶贫,我们做房屋中介的,必须随时关注上面的政策。

我平时都看新闻,上个月在手机上看到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帮扶政策,就顺带着点进去,看了一下滇省这边究竟有哪些扶贫地区。”

“看到表格上有东川,我一下子想起了丁永泰。”

“正好那天有一个客户要去那边看房子,我开车带他去东川的时候,刚好经过丁永泰卖的那个村。

那天我和客户各自开车,中午就把事情办完,他走他的,我走我的。

我心里真的很好奇,因为那块地周边没人,也不可能有任何经济产出。

丁永泰愿意花钱买那块地,显然是个不缺钱的人。”

虎平涛对此表示理解:“你想看看他究竟盖了一幢什么样的房子?”

王勇新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点点头:“那天回城的时候,我特意拐了个弯,去了村里。

因为从高速下去以后,往租地的那个方向经过集镇,再往后就没有路了。

必须找地方停车,走上一个多钟头才行。”

“以前我去那个地方都是把车停在村委会。

,否则村里有些孩子调皮捣蛋,经常掰挡风玻璃上的雨刮器,停在路边的话车就毁了。

可等到我把车开下高速,往村委会方向走了一段,忽然发现路边出现了一个岔口。”

王勇新边说边比划:“全水泥路面,很新的那种。

关键是岔口的那条路很宽敞,足够两辆大货车并排。”

“等等!”虎平涛将其打断:“你的意思是,以前你去的时候,没有岔口这条路?”

王勇新认真地回答:“我们所里有两个员工是东川的。

前些年他们邀请我一起回老家过年,吃杀猪饭,走的就是那条路。

那是一条老路,三级路面,因为缺少维护,路面破损很严重,也没人管。

有些地方实在破损难看了,就用碎石料随便铺一下。”

“修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得花很多钱。

很多村道都是石子路,轮胎质量差点儿的车跑一趟都够呛。

那个岔口以前压根儿没有,而且现在还是全新的水泥路面。

当时我就觉得奇怪,以为是政府花钱投资建的。”

“我没多想,直接开车上路往那个方向走。

可刚开出两百多米,拐过山梁,就看见前面横着一个道杆,有专人看守,旁边还竖着一块非常醒目的牌子:私人领地,禁入。”

“守道的那个人穿着保安制服,他把我的车拦了下来,问我有什么事儿。

我随便找了个借口,说是看着这路是新修的,就来看看通往哪里。

那个保安说上面建了个庄园,是私人地方,不准进,让我把车倒回去。”

虎平涛注视着王勇新,语速缓慢:“这种事情很常见。”

“是很常见,但我觉得不合情理。”王勇新解释:“我知道所谓的庄园主肯定是丁永泰,可我也知道那块地的实际情况。

丁永泰这人有没有钱暂且不论,他愿意花钱是他的事儿。

可这条路就不那么简单————那村子是真的穷,附近的地块全在山里。

虽说丁永泰买的那块地直线距离村外马路就一公里多,可开车的人都知道,车子上上下下必须走盘山路,绕来绕去就是好几公里。”

“我回到岔口位置,特意下车看了一下————路修的很严实,成本要得很高。

这可是一大笔钱。

如果只是为了在山里自建住宅,真有必要这样做吗?”

“我见过的有钱人还是挺多的,也有几个在山里搞自建房,也有花钱修路方便自己的。

可人家那路段都不长,顶多一公里左右,房子也是建在风景不错的地方,周围植被茂盛,有山有水。”

虎平涛心里有了些计较:“所以你怀疑丁永泰在那边买地,另有目的?”

王勇新点了下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可能是我想多了。

小时候我家里穷,每一分钱都得计算着花,长大以后工作了,收入也还可以,但我一直觉得不能浪费奢侈。

我知道有钱人的想法跟普通人不一样,十几万的名牌服装、化妆品、包包什么的在他们看来不算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