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六百二七节 内因(2/2)

大三的时候,我一个同班同学搞了个项目,做教育培训。

有两种模式,点对点的,还有就是线上教学。

当时他约着我一块儿做,说是每人投五万块钱作为启动资金。

我听了很心动,也做了详细的市场调查,这项目是可以做的,而且短时间内就可以盈利。”

“暑假的时候我回家把这事儿跟我爸妈说了。

他们坚决反对……尤其是我爸,一定大帽子就盖下来,让我好好念书,别想着搞歪门邪道。

还说他已经给我安排好了工作单位,毕业就直接过去上班。”

丁健摸着下巴,若有所思道:“其实这也不能怪你父母。

他们的想法不能说是有错。

毕竟大学生自主创业这种事情说着好听,但很多项目经不起推敲,一试就散了。

十万块钱的小额创业……我承认,成功者的确有,但不多。

就整体比例来看,占少数。”

曹晓乐愤愤不平道:“他们的理由跟你一样。

我当时苦苦哀求,因为这个项目我自己也要实际操作,也要负责。

五万块钱在我看来真的不算多,尤其是以我们这种家庭状况来看,只占存款的一小部分。”

“我妈平时没事儿就喜欢逛街买东西。

她衣柜里的衣服没有一件售价低于两千。

她一年在化妆品上的投入至少也有好几万,还有名牌包包,家里搁着好几个。”

“我爸平时喜欢喝酒。

别人送他的酒如果不是很贵的牌子货,他根本看不上。

他自己也花钱买,每年至少买两瓶茅台,都是放着他自己喝,招待朋友的规格也高。

用他自己的话说————低于八百块一瓶的酒根本不上桌。”

“我就不明白了,他们俩大吃大喝,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为什么区区五万块钱都不愿意投入?”

听到这里,虎平涛打断曹晓乐的话:“你这说的就过了。

你父母平时上班工作,工资自由支配,能给你多少的确是由他们来决定。

不能说是你想要多少就给多少。”

“可那是我的机会啊!”曹晓乐坚持己见:“我是他们唯一的儿子。

他们也提前为了准备了房子。

既然这样,就说明家里的钱我同样有着支配权。

何况我要的不多,就五万块。”

虎平涛听着觉得曹晓乐话里有话,问:“你的意思是,你同学搞的那个教培项目成功了?”

“那当然!”曹晓乐说起这个就来气:“虽说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教培机构,但我们的项目是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直接一对一的给孩子进行辅导。

学校方面有网络平台,九八五大学就是最好的质量保证,所以很多家长倾向于我们这边。”

“我这边找我爸妈没拿到钱,我同学就另外找了个合作伙伴。

等到我毕业的时候,他的公司已经盈利超过八十万。

后来越做越大……去年我们在微信上聊起,他说他现在身家已经超过上千万,而且每个月的进项也很高。

他一再说,当年我要是合伙一起干,现在……”

曹晓乐摇摇头,后面的话感觉实在说不下去。

虎平涛耐心等到他情绪略有些好转,才认真地问:“所以你对你父母一直心存抱怨?”

曹晓乐反问:“这种事情无论换了是谁,心里那口气都下不去啊!

你想想,我本来有证明自己的机会,我可以一跃成为成功人士。

可就因为我父母的固执,放在眼前的机会没了。”

丁健问:“那你为什么不去你爸的单位上班?

石油公司可是好单位。”

“这个……”曹晓乐忽然变得有些犯难,他显然对这个话题抱有强烈的抵触和抗拒心理。

见状,虎平涛认真地说:“我已经说了,现在不是处理你的家庭纠纷,而是调查桉子。”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