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报到(1/2)
第356章 报到
第356章 报到
前面提到过,北郭市一个经济强市,经济实力稳居全省前三。
但是若按照人口计算的话,北郭市又是个小市,在中原省十九个地市中排倒数第四,总人口还不及省会中州市和天阳市这两个经济大市的一半。
北郭市能以一个人口小市跃居于全省前三的经济大市之列,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北郭市是全国著名的陶瓷基地,陶瓷工业很发达,对全市经济的贡献度非常大。
作为北郭市的市辖县,白墙县的陶瓷工业也非常发达,县里几大民营陶瓷公司的实力,几乎是直追北郭市属几个大型的陶瓷公司。
甚至可以这样说,白墙县的陶瓷工业完全可以和北郭市属陶瓷工业相抗衡,两者相加,几乎占了整个北郭市陶瓷工业产值的百分之九十。
可是谁又能想到,就在十年前,白墙县还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县,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之不足百分之十五,经济实力在北郭市排行倒数第一呢?
而白墙县之所以能有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那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就是白墙县的原县长,贺之春。
贺之春是土生土长的白墙县人,西北工业大学硅酸盐专业毕业,分配到北郭市第一陶瓷厂担任技术员,一路升迁,最后官至北郭市第一陶瓷厂厂长。
因为得到原北郭市市委***的赏识,十年前调到白墙县担任主管工业的副县长,一年后,升任常务副县长,在常务副县长的位置上又干了不到两年,就又出任白墙县县长。
因为是搞陶瓷出身,贺之春到了白墙县之后,就大力发展陶瓷工业,县里几大陶瓷公司,都是他不远千里跑到粤东省著名的陶瓷基地禅城招商来的。
相比起北郭市市属的几大陶瓷公司来说,白墙县的陶瓷公司多为合资和民营,经营体制和经营理念都远比国有企业先进和灵活,又加上禅城陶瓷领国内陶瓷风气之先,这些陶瓷商人到白墙县来投资建厂,把禅城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模式都带过来了,所以白墙县的陶瓷工业才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迅速地发展起来,并且有赶超市属几大陶瓷公司的势头。
而相应的,陶瓷工业的强劲蓬勃发展,又有力地带动了白墙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更重要的是,为白墙县的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
比起在黄土地里刨食,在工厂打工的收入可是要高上七八倍甚至十倍都不止,白墙县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以迅速提高,甚至在某些方面,白墙县老百姓的消费力还要超过北郭市市民。
吃水不忘挖井人!
白墙县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县,老百姓自然是不会忘记带领他们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领头人,贺之春。
更何况贺之春还是他们白墙县土生土长的干部呢?
再加上贺之春这个人为人非常正派,从来不搞什么歪门邪道,这样的干部就很容易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因此,贺之春在白墙县的口碑就非常之好,尤其是在白墙县的本地干部中间,贺之春有着异乎寻常的威信。
可是贺之春却有一个缺点,就是在做人不够世故圆滑,不懂得转圜之道。
这也几乎是技术型干部出身领导的通病,只会做实事,又或者说只喜欢做实事,而疏于或者不屑于其他。
这样的干部,当上面有领导赏识你的时候,自然会罩着你,替你当风挡雨,当下明枪暗箭。
可是当赏识你的领导离开了,就等于失去了挡风遮雨的大树,这时各种明枪暗箭就找到了目标,轮番向你发射,你即使有三头六臂,又如何能抵挡?
贺之春的情况就是这样,在他升任白墙县县长三年之后,那位赏识他的北郭市市委***调到其他省份去了,贺之春也随之失去了他的庇护者。
本来以他的能力和政绩,在前两年换届的时候,怎么着也应该提拔成一把手,出任白墙县县委***,可是到了最终,贺之春还是被按在了白墙县县长的位置上。
对于这个结果,白墙县的本地干部都很不满意,纷纷为贺之春打抱不平。
但是就贺之春本人来说,虽然有一点失落,却没有太在意这个。
不管怎么说,自己还是留在白墙县县长的位置上,自己用了几年时间,让白墙县的陶瓷工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追上了北郭市,那么再用几年时间,让白墙县的陶瓷工业超过北郭市,甚至甩开北郭市,直追全国第一陶瓷基地粤东省禅城市,也不是不可能的。
于是贺之春很快从失意中调整过来,把精力完全投入到工作中去,可是他忽略了一个情况,那就是白墙县的***局面,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以前那个虽然和他偶有龃龉,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支持他工作的县委***调走了,新来的县委***辛况名也是一位相当强势的一把手,有着很强的权力欲和控制欲,在县里很多事情上,包括经济事务,都有着自己的想法。
贺之春本人倒是没有什么权力欲,当县长这么多年,除了经济事务外,对于县里的其他事务几乎很少发表意见。
但是一旦涉及到经济事务的范畴,贺之春就出乎意料的强硬,他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几乎是不容别人干涉的。
于是辛况名和贺之春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地就爆发了。
冲突的一开始,贺之春明显地占据着上风,凭着自己多年来积累下来的人望和威信,大多数干部,尤其是站干部数量大多数的白墙县干部都站在贺之春这一边。
这么一来,辛况名的提议要么是县委常委会通不过,要么是即使通过了,下面的干部阳奉阴违,执行不下去,最后辛况名的提议和方案无疾而终。
可是辛况名毕竟县委一把手,对于贺之春这个县委副***、县长有着天然的领导优势,再加上***斗争经验异常丰富,虽然一开始局面对他非常不利,但是辛况名却丝毫不感到沮丧。
是的,贺之春是有地利和人和,但是他辛况名却掌握着天时。
比起县长来,他这个县委***掌握着召开县委常委会的权力、掌握着制定常委会议题的权力、还掌握着搁置或者表决常委们提议和提案的权力。
也就是说,作为县委***,辛况名可以选择在情况有力的时候召开常委会,和贺之春在常委会上开战;在情况不利的情况下可以搁置贺之春的提议,选择休战。
还可以选择以那个方式开战,在那个方面开战。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掌握在他这个县委***手中,而贺之春作为副手,只能对此望而兴叹。
于是辛况名巧妙的利用自己手中不对称的权力,审时度势地选择不同的突破口,一点一点地和贺之春争夺着,不动声色之中,逐渐蚕食着贺之春的优势。
经过两年多的巧妙布局,在白墙县来说,辛况名已经完全可以和贺之春分庭抗礼,甚至在多数情况下,辛况名面对着贺之春的时候,会占据着一些上风。
但是辛况名想完全占据上风,却也相当困难,毕竟在白墙县来说,本地的干部占大多数。
而贺之春在本地干部中的人望和威信,却是辛况名这个外来户远远代替不了的。
因此白墙县的***局面就那样不尴不尬地僵持着,东风压不倒西风,西风也无力撼动东风。
在人事和党务上,辛况名占据着主动,但是在经济事务上,还是贺之春占着主要地位,辛况名的影响力相当有限。
着对于有着相当的雄心和抱负,到白强县决定大干一番事业的辛况名来说,这种局面是绝对难以忍受的,他一定要想办法扭转这一局面。
机会终于让辛况名等来了。
前两年在贺之春的主动下,白墙县通过了新城建设的规划,经过近两年的建设,白墙县新城区初具规模,一切都按照贺之春当初的设想顺利进行着,但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改变了事务的局面。
规划中从老城区通向新城区的大道,遇到了意外的阻力,被一家企业的厂房给挡住了。
这家企业是一家停产多年的军工厂,当初在做规划的时候,县里也派人去和这家军工厂的负责人进行了谈判,对于军工厂被拆迁的仓库,给以足额的补偿,这笔款项也早就打过去了,但是却没有想到,到拆迁的时候,这家军工厂突然反悔,要求县里支付于五倍于谈判金额的补偿。
事情汇报到贺之春那里,贺之春当时就非常吃惊,没有想到在签订了合同,拿到了赔偿金之后,军工厂竟然还可以反悔。
如果是普通的企业,无论是国企也是民企,贺之春早就指挥任强拆了。
可是对方是军工企业,贺之春就不得不慎重考虑。
就在贺之春在殚精竭虑,考虑找哪一个渠道去做军工厂的工作的时候,工程指挥部的拆迁人员却和军工企业的人员起了冲突,还打上了对方几个职工。
这下子事情的性质就变了,成了军地矛盾。
尤其是这家企业虽然规模不大,却是隶属于总后勤部,事情一下子被捅到京城,京城亲自派员下来查问,地方上自然是不敢怠慢……
辛况名自然不会放过这个上天送过来的大好机会,将矛头对准了兼任工程指挥部总指挥长的贺之春。
纵然那些事情是工程指挥部下面的人干的,贺之春这个县长兼总指挥长完全不知情,但是这个直接领导责任,贺之春是绝对无法推卸的。
为了给军方一个交代,也因为白墙县一把手辛况名的态度,处理意见很快就出来了,贺之春作为工程指挥部总指挥长,对这件事情负有直接责任,决定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免去其白墙县县委副***、县长的职务,并调任北郭市委党校担任副校长。
这件事情就发生在十多天前,而对于贺之春的处分,也是五天前才发出来的。
贺之春调走之后,空出来的白墙县县长职位就成了香饽饽,很多人都把眼睛盯在这上面。
白墙县县委***辛况名,更是想***出自己接任县长的职务。
一时之间,白墙县县长成为各派的角力焦点。
孟河源到北郭市也才一个星期多一点,基本上是两眼一抹黑,更别说是建立自己的***势力。
因此对于空出来的白墙县县长,根本没有任何想法。
可是他却没有想到,北郭市市委***江正为最后却主动征求他的意见,问他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出任白墙县县长。
在这种情况下,孟河源试着***了林远方,却没有想到最后竟然一致通过,最后林远方就真的成了白墙县县委副***、代县长。
当然,因为孟河源到北郭市担任市长毕竟为时尚短,对于白墙县上述情况,有些他知道一点,有些则是他根本就不知道。
所以他虽然也认为白墙县情况复杂,但是却不知道,实际情况要远远超过他所设想的复杂。
如果他完全了解情况白墙县的情况复杂程度的话,说什么也不会***林远方到白墙县去担任那个代县长的,
听了孟河源介绍的一些情况,林远方心中就有了数。
他这次到白墙县任务很艰巨啊,一是顶掉了县委***辛况名提名的人,辛况名对他肯定会有所想法;二是贺之春在白墙县干的那么出色,最后却落了这么一个下场,白墙县老百姓甚至是那些拥护他的本地干部肯定会有很大意见,自己作为贺之春的接任者,必然会成为他们的靶子……
在这种情况下,他林远方想要干出一番成绩,绝对不会轻松啊!
“远方,不要担心。
一切有我!”孟河源仿佛看出了林远方的担心,伸手拍了拍林远方的肩膀,“真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到市里去找我。
只要你孟老兄还是北郭市的市长,就会替你撑腰!”
“孟哥,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林远方笑着举杯感谢孟河源,心中却知道,自己绝对不好意思去给孟河源添麻烦。
毕竟他也是个刚上任几天的代市长,立足未稳。
他们哥俩一个代市长,一个是代县长,还真是代到一块儿去了。
******************************************************************
喝过同学们的送行酒,林远方坐着陈怀兵的车来到了中州市长途中心站,本来陈怀兵要坚持把林远方送到北郭市的,被林远方板着脸训了一通,才不情不愿地开车回了邙南。
坐在候车室的大巴候车区,林远方拿出一本党校同学从省统计局弄出来的白墙县统计资料,靠在座位上仔细看了起来。
北郭市是中原省***第三的经济强市,白墙县经济实力在北郭市的下属区县中***第二,仅次于工业发达的北郭市太行区。
姑且不论其他,单单就这点来讲,林远方到白墙县担任县长,还是大有可为的。
抱着统计资料看了一个多小时,林远方对白墙县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