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卷黄泉十二月 第一百二十三回:借箸代筹(1/2)

一夜无事。

谢花谣像过去一样,小师妹睡着的时候,她就守在旁边轻轻拍着她,哄着她。

在家里的时候她这么哄阿凌,来到雪砚宗就哄小慕琬。

后来她长大了,走了,又换成了阿凌。

第二天醒来,慕琬觉得自己很精神。

她似乎很久没有这样好好睡过了,之前不论在床上躺多久头都昏昏沉沉的。

或许是苦水倒干净,人就轻松了。

已经晌午,但周围都很安静,不知道他们去哪儿了。

但她一点也不担心——在家里跑来跑去又有什么关系呢。

她伸了个懒腰,穿好衣服,挂好伞桶,推开了房门。

呀,她醒了!

和黛鸾在院子堆沙丘的阿凌突然这样说。

这时候,不知道哪儿就涌过来一群人,都是一张张熟悉的面孔。

他们交谈时都离得远远的,生怕吵到她。

慕琬被一群旧友包围起来,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我我那什么,脸还没洗哎,你怎么还看热闹!

山海背着手,和谢花谣与几个年长些的师兄远远站着,笑而不语。

看来她的一些情况,一大早就被他和谣师姐昭告天下了。

十几个人殷勤地簇拥过来,七嘴八舌地问东问西,让她有些招架不住。

看了会热闹,那两人终于过来解围。

她还没休息好,有什么事儿,晚点再问吧。

各位的好意她一定心领了。

是啊,一路上走了很久呢。

黛鸾在一边小声嘟囔,其实也没多久。

慕琬虽然手忙脚乱,但心里高兴得很。

只是她不断地环顾四周,左看右看,没有找到师兄的脸。

这难免让人有些失望——兴许在忙吧,她也没敢多问什么。

小师妹想找邬师兄吧一位师姐说,有人去告诉他了。

他又熬夜处理事务,八成现在还没醒呢。

另一个师兄说:安心,大家已经开始张罗洗尘宴了。

天黑前,你们肯定能见到。

慕琬不禁感慨,不愧是同门看着她长大的兄弟姐妹,一点小心思也藏不住。

阿凌悄悄对黛鸾说:好久没人喊邬师兄这三个字了。

是谁?

那个掌门的第一位弟子吗?

我听慕琬说过。

为什么不喊了?

他好像不喜欢这么说了。

关系近的远的,都直接叫远归。

那些新入门的弟子和一些我们不熟的他的友人,直接喊他邬掌门。

真给面子啊。

可不是吗。

不出所料,慕琬一个一个地去拜访过去照顾自己的旧友们了。

师兄师姐总想拉她坐下来聊聊天,奈何各自都有事情要做,而且她也不能走到哪儿坐到哪儿,都是粗略地打了招呼。

大家第一句话都是喊小师妹——尽管她已经不算是了,这仅仅对宗主的门下而言。

第二句,都是问她什么时候走。

倒不是盼着她赶紧离开,而是生怕留不了多久。

应该,要多留几天她总是陪着笑,模棱两可地说。

就连中午吃饭的时候她周围也没闲着。

大家都叽叽喳喳的,像一群兴奋的鸟雀。

在一片欢声笑语间,山海却觉得有一丝不自在。

他说不上来为什么。

那些快乐的确是发自肺腑的,但不知为何,他总有种异样的感觉。

而这种感觉的源头,很快便得到了证实。

慕琬刚放下碗筷,一个人便向这边跑来

见到他的一瞬,慕琬睁大眼睛,一个字也没说出口。

而那个男人也什么都不曾说,突然紧紧抱住她,半天才撒开手。

你你回来了

那应该就是她的大师兄了。

山海和阿鸾都远远地打量他。

邬远归的确相貌端正,一表人才,俨然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与她的描述没有太大不同。

但或许是过了多年,他身上有一种比起慕琬口中更浓重的老成,和一种成年人特有的圆滑。

这一点,也从他接下来对山海的客套里体现出来了。

滴水不漏,毫无破绽的措辞。

如果忽略旁人的沉默的话。

沉浸在巨大喜悦中的慕琬毫无察觉,她只是满面笑意,呆傻傻地听师兄说话。

后者一串串妙语连珠,从她离去时的思念说到归来时的惊喜,如何说着自己的寝食难安辗转反侧。

慕琬也不知道信是没信,但听着倒是挺开心的。

怪怪的。

你受苦了他最后说。

彩排过似的熟练。

这倒也无妨,说不定他身居代理掌门之位,与江湖上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已经练出了这副口舌。

但其他人照理说,是不该一个个都阴着个脸的。

尊敬是有的,只是感觉,又敬又怕,怕占了大头。

邬远归理所当然地问起山海来。

在得知他是凛霄观弟子时,他轻轻挑起了眉。

那,道长一定是知道一位叫丹宁的仙长了。

是。

本门始祖,怎么会忘记呢。

只是他早已得道升仙了——您莫不是认识他?

不不,这么大的面子,邬某诚然是没有的他笑了笑,嘴角弧度动人,不过我听他老人家留下些仙器,倒是闻名于江湖。

唔,的确如此。

凛道长,今天的晚宴,您可一定要赏脸。

多亏了您一路照顾,小师妹才能平安归来。

这孩子,从小就不让人省心,肯定添了不少麻烦

慕琬没有反驳,但她打断了他:

其实还有

小师妹,你听我说邬远归突然握住了她的手腕,你雁师姐的事你应当是知道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