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黄泉十二月 第五十回:水波不兴(1/2)
几个人站在江边,攥着蜡烛,捧着花灯。
柒姑娘也望着水面,正出神。
星星点点的红光沉在她眼睛里,凝成一点,摇摇曳曳。
这时候,她突然向前迈了一步。
施无弃反应很快,他一把攥住她的胳膊将她拽了回来,神情惊诧。
山海注意到了。
“柒姑娘是自己”
“是。
我想,或许与她生前有什么关系。
罢了,给我个灯。”
施无弃与柒姑娘一同弯下身,将花灯放到江里。
阿鸾问:“无弃许了什么愿?”
“我想你们都是知道的。
你呢?”
“今年想长高。”
“睡吧,梦里快。”
“你说啥?”
“山海呢?”
“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不愧是你,我也建议你早睡。
别光看热闹啊,梁丘姑娘不写点什么?”
“不了吧,我不太信这些。”
“嗨,你这人怎么这么没意思呢”
山海递给她一个花灯。
“写吧,买都买了,怪贵的。”
慕琬沉思良久接过来了。
她觉得这个理由过于沉重,让人无法拒绝。
她是最后一个把灯放进江里的。
站起身,她觉得有些恍惚了,眼睛被花哨繁杂的花火烧得晕眩。
街上柔和的音乐声,人与人间轻软的交流声,细微的水流声,都缠在一起,裹成一团,分开了一个个都点进蜡烛里,让一切都顺江而去。
她想走了,她不喜欢看这些。
慕琬记得自己小时候就不喜欢凑热闹,她一直喜欢安安静静一个人呆着。
但她还是喜欢出去逛画展,逛庙会,因为有时候爹会从朝堂回来,陪母亲带着自己和兄长逛足一整天,想吃什么都买。
后来他就死了,兄长也被安排到远城做官,她随娘搬到雪砚谷那儿。
逢年过节谷里谷外也很热闹,她还是小,没长大。
母亲不爱出去了,她就一手牵着邬师兄,一手牵着雁师姐,偶尔宗主会随行,就和一家人一样。
但是没了,都没了。
被一个乳臭未乾的小子,和一个尸位素餐的无常鬼毁了。
她不喜欢暖色,也说不上讨厌,但看着满天的红色莲花,心里还是有些烦躁。
她看了一眼山海,他表情仍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不知心里头还有没有责备之前那事儿的意思。
罢了罢了,管那么多呢。
回到住处已经很晚了。
慕琬催着阿鸾洗脸,照例领着柒姑娘安置在门口——她总拉一张凳子请她坐在旁边。
等阿鸾终于躺床上了,她才松口气。
明明意中人还没有,先开始操心起以后带孩子的事儿了。
她觉得阿鸾已经算是省心——虽然已算是成年,但还是个十五岁的丫头。
不知道爹常年不在,娘是怎么把他们俩拉扯大的。
想到这,她忽然想写一封家书了,就拿出纸笔,开始磨墨。
还要再单独给谷里写一封。
不知道各位师兄师姐的身体恢复怎样,日常事宜又作何安排。
邬师兄是师父最喜欢的,也是他亲口嘱托的二把手。
雁师姐虽然性子烈些,但也聪慧善心,定会安顿好大家。
这么一想,似乎又不必过问,只消祝福几句,再让诸位对自己放心。
师父的下落有了些许眉目。
我也结实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江湖友人。
听闻六道无常皋月君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我正在去青璃泽拜访她的路上
她一边磨墨,脑袋里一边想着怎么写。
开始觉得太严肃了,可太活泼也不好。
给娘亲的倒是好写,她在谷里就写得多了,总以勿念结尾就是。
雪砚谷过七夕也放花灯,是往上飞的祈天灯。
她记得很多地方都有,也不知生前柒姑娘看到的是哪种。
今天,师兄师姐一定也照例许愿了。
慕琬几乎能想到,漫山遍野飘浮的温暖的愿望,都是希望师父能回来。
“那个你到底在纸上写了什么呀?”
阿鸾不知道怎么还没睡。
她从床上转过来,望着桌边,火光把她的脸蛋儿映得红彤彤。
“没什么,自然是希望找到我们宗主,回去给大家一个交代。”
“你没有喜欢的人?
就是想年年和他过七夕的喜欢。”
“没有。
啊只是喜欢,或许是有的。”
“诶?
那你快告诉我。”
“你又不认识——是我们雪砚宗的弟子,我的师兄,姓邬。
我不想和他过七夕,我想别人和他过。
看他们在一起好好的,我就高兴了。”
“是谁?”
“我师姐,我们仨从小玩到大的。
不过说起来我才算小的,他们都大些。”
“你真奇怪。
我见过的喜欢,都是要只喜欢自己才算数。
以前我听的很多故事,还有山海遇到的妖怪,就连今天卖花妹妹讲的传说,里面的角色不都是因为太喜欢了。”
“那对他们喜欢的人说是喜欢,对别人就是嫉妒。
我不妒忌他们谁,我就喜欢他俩好。
他们都好了,我也觉得好,这就不算喜欢了么?”
黛鸾好像懂了,好像没懂。
她若有所思点点头,不知道小脑瓜在想什么。
“意思是:你喜欢你师兄,也喜欢师姐,也不用师兄喜欢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