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六十八回:事预则立(2/2)

何况在这样贫瘠的荒野上,哪儿能看得到像殁影阁入口那样的“门”呢?

那样的入口,也没有办法挂上锁才对。

在这儿,他们并不冷,不如说一点都没有冬天的感觉。

诸如荒漠这样的地带,自是没有冬季这个概念可言。

因此,聆鹓总觉得“过年”又离自己远了些。

年不也是这样一个与冰雪息息相关的概念吗?

正午时分,三人都有点热了,尤其骑着租赁的骆驼在广袤的戈壁滩上前行,更是被冬阳烤得酥脆。

骆驼上是有那种遮阳盖的,可太阳光从前方照射过来,影子都到屁股后头去了。

太阳徐徐升起,又缓缓下落,他们终于感觉凉爽了些。

他们用了大半天,才来到了平顶山的阴影之下。

就算这样,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呢。

不过这里的气候说来奇怪,一旦远离太阳,将自己躲藏在阴影下,立马就觉得冷了。

刚脱掉没多久的外衣,他们又不得不穿上。

寒觞在最后面感叹道:“有点麻烦啊,我们晚上怕是回不去了。

这里到了晚上会很冷,听说能冻出人命呢。

我们防寒的东西都带够了吗?”

最前面的谢辙回应:“大概是够了的吧。

我们总带着冬天用的东西。”

他们来到山脚下。

这里,骆驼无法再前行,只能靠人自己攀登。

这边有一排木桩,还有个简易的棚子,是给租用骆驼们休息的地方。

骆驼很聪明,有时因为一些原因走失了,也能重新找回这里。

平顶山这一侧的坡已经算是比较缓的了,据说对面和断崖似的陡峭。

至于所谓蚀光阙的大门究竟开在哪儿,谁也没个准话。

睦月君也只是告诉他们,“在那个坐落着平顶山的地方”,模糊得要命。

但按照谢辙的说法,他这人每次都觉得自己已经说得很清楚,说得足够多了,再怎么追问他也不能给出更浅显的解释来。

这就苦了他们。

毕竟这座山是真的高,真的大。

虽然上方因为风蚀等原因变得平坦,但整座平顶山的攀登时间仍是难以估计的。

首先,普通地爬一座山也是有其他山脉作为对比的,至少大约知道自己爬到哪儿,这孤零零的一座就有些尴尬了。

何况即使在这样的山上,植被也是稀疏而匮乏的,沙土难以固定,落脚的每一步都有点松软,生怕不小心就滑下去。

只有在那些被自然侵蚀的沟壑中,才难得地攒了些水分,生出可怜的绿色来。

寒觞的手脚还是很利索的,在这里,他大概是找回了点那些在山野间奔跑的日子。

虽然是最后一个上去的,但他很快超越了另外两人。

谢辙没办法,专门放慢速度,在最后替聆鹓盯着落脚点。

寒觞在一处宽阔的平台上停下,回过头,有些感慨。

“看——我们来时的那片绿洲。”

两人回过头去。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