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七章 建设院线(2/2)

同时优质影片是必不可少的,国外影片我希望能增加名额,但我知道那不现实,那么就从国内影片出发。

扔掉影片只为奖项服务的想法,踏踏实实的做电影。”

陈天踏踏实实做电影完全说到了韩三萍心坎里,目前华夏电影人除了不少人为了奖项之外但都基本算是踏踏实实做电影。

但一旦电影市场发展起来,他可以想象这样的人反而会大大减少。

“另外增加荧幕数,甚至院线数,想要让人们走进影院就需要有足够的影院。

短期看可能会增加成本,但长期下来是有利的。”陈天很清楚后世华夏银幕数的增长。

2003年华夏银幕数大约不到2300块,之后一直像蜗牛一样缓慢前行哪怕电影市场在一点点进步,但银幕数并没有多少进步。

到了2006年一部《满城尽带黄金甲》公映时才艰难地突破3000大关,而到了2008年京城奥运会后才突破4000大关。

在2009年低也没有超过5000块,然而华夏电影市场转折点就是出现在2010年初。

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超级好莱坞3d巨制《阿凡达》在华夏国内公映,直接造成了一票难求的景象。

在巨大票房利益和视觉感官的刺激下《阿凡达》的imax黄牛票一度炒到五六百元一张。

正是这部划时代的巨制《阿凡达》的出现让华夏全国影院开始疯狂扩充3d银幕,到2010年底,全国银幕总量暴涨至6200多块。

一年之间涨了1500多块,是前所未有的,而《阿凡达》在席卷全世界票房时也打开了华夏电影市场最关键的死结银幕数。

华夏银幕的增长至此一发而不可收拾,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正式突破10000大关,而到了2014年更是突破了20000大关。

在达到美国银幕数一半的同时,华夏电影市场也正式击败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票房市场,同时也年度电影总票房突破300亿。

到了陈天穿越的2017年,华夏电影市场银幕数已经接近40000块,总票房产出也几乎追上美国。

如今华夏电影市场想要拿到亿元票房实在不容易,毕竟银幕数太少了。

有很多人想要去看影片也没有办法,所以这也是陈天认为目前对于华夏电影最重要的事。

当他提出这个观点时,他感觉到了韩三萍表情的变化,他觉得说到了韩三萍心里所想的地方。

“是啊,银幕数不够啊。”韩三萍调整了一下语气,他知道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目前电影赚钱并不容易,想要增加银幕数就需要增加院线。

在不够赚钱的基础上想要增加院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是他和陈天接触,然后邀请来华夏的原因之一。

优秀的电影获得更好的收益从而让院线方有更多的信心去建设影院,而不是固守着目前的院线。

听到韩三萍的回答,陈天心里冒出了在来华夏之前哈维.韦恩斯坦提出的想法。

看着韩三萍,陈天决定在这个时候提出来。

对于米拉麦克斯而言这是一次有风险的投资,而且几年内这个投资都可能处于无法盈利状态,但陈天相信如果韩三萍能够帮忙,那么这个想法在未来会产生很大的收益。

而这个想法的产生也是来源于华夏和北美电影市场不一样的机制,在北美电影制作方和院线是必须分开的。

任何一家电影公司都不允许持有院线,而华夏则不一样。

华夏的电影公司可以自己建设影院,而哈维.韦恩斯坦给陈天的建议就是看看能不能被允许在华夏国内投资建设院线。

“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说出来还希望不要介意。”陈天笑着说道,而这时包厢门再次打开。

被邀请的吴京等五个选手在这个时候也来到了,陈天看了一眼看向了韩三萍。

“目前华夏电影人不愿意出资增加院线,无非是担心亏损无法得到更多的利益。

而我们米拉麦克斯愿意在华夏投资建设院线,我们先期拿出一亿美元,后续还会不断增加。”

陈天的话音刚落,韩三萍眼睛一亮,他知道陈天肯定不是单纯的发展华夏电影市场。

但目前华夏电影市场没有人站出来增加院线,而陈天愿意,这才是他此刻心动的。

(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