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朱元璋:我四十米长大刀你看到了吗(2/2)
其中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家伙颤巍巍说道。
但是……
不用藩王出面就行。
估计是哪个大家族的族长。
那斧头舞跳起来,已经堪称气势壮观。
喊完之后很显然他自己也觉得有些好笑。
“魏国公,告诉晋王,杨某给他十二个时辰考虑,十二个时辰后,若他还不肯见我,那我就很难保证我会做些什么了,杨某可是有病,上次海上爆炸让我精神受到了严重创伤,就像是得了失心疯,我们那时候管失心疯叫精神病,所以我有精神病,这病一发作起来行为不受控制。
所以他要是十二个时辰后再不出来,那我这病可就要发作了,那时候无论我做了什么,都是犯病时候不受控制,此事早已经奏明贵国皇帝陛下,贵国皇帝陛下也是体谅的。
把几十万江浙富户扔凤阳开荒的他脑子里会有法不责众这个词?
管你多少人,敢给他搞事情,统统都抓起来,籍没家产,然后扔到边塞开荒去,可以说这些士绅闹下去最可能的结果,就是面对皇帝陛下四十米长的大刀。
我有精神病。
野性十足。
倒是颇有我大宋遗风。
杨丰很干脆地说道。
当然,那些士绅吹捧杨丰的说法是干戚之舞,还提议配盾牌呢!
不得不说能把斧头变成时髦的装饰品,这简直……
他说道。
他连这时候山西各地官员的立场都已经不敢确定。
朱元璋要的是矛盾激化,然后让他儿子和杨丰拼命,只不过他儿子明显也不傻,现在想把徐辉祖拖下水当炮灰冲锋在前的,但徐辉祖同样也不傻,他就是不上当。
都察院左都御史掌院事,原本历史上被朱棣杀了的暴昭。
好可怕啊!
他最多算一个平庸的官僚,而一个平庸的官僚也就能做这些了。
他其实很清楚,局势失控是早晚的。
这是王安那些人串联的结果。
他又不是他爹。
无论杨丰在山西怎么闹,就算真打砸周围各地官衙,他也不会做任何决定。
旁边布政使点了点头。
“别扯这些没用的,我已经说的跟明白了,别谈感情,咱们就谈钱,你们给我掏钱,我给你们驱逐晋藩,就这么简单。”
所以几乎人手一把。
“大使,小的恳请大使救我三晋两百万黎庶,晋王残暴无道,三晋苦其荼毒久矣,如今幸得大使驾临,我三晋百姓愿竭尽所能,以奉大使驱逐晋藩。”
杨丰连应天府都砸过。
所以他是要杨丰以请愿为名打砸各地官衙,制造民变的气氛。
虽然因为朱元璋的存在,藩王在这方面做的不是那么明目张胆,但实际上却早就已经大规模经商。
反正朱元璋就算举起四十米长大刀也不会伤到他。
当然,你要是不给面子,那以后藩王带兵出征时候,找个罪名军法处置把你砍了,也肯定与这件事无关。
现在都察院老大就是山西人。
几万青壮,而且越来越多,现在已经最少四万了,这么多人在一个别有用心的家伙带领下,随着情绪被调动起来,任何一个意外,都有可能导致难以收拾的后果。
现在他已经向各地卫所下令增援,但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一旦出现民变,很有可能会向外扩散,现在这些其实都是太原周围百里内的。
毕竟百里之外要过来得有路引,而这么多路引,地方官只要不傻,就不可能开出。
然后他突然狂笑起来。
所以……
不得不说魏国公是纯粹虎父犬子。
杨丰在摇曳的火光中,看着面前一片跪伏在地的人头。
毕竟蛋糕就那么大。
在山西砸几个县衙算得了什么?
总之他还是会继续坐视,继续不做任何决定,同时任由驱逐晋藩的声势做大,然后以此逼他儿子无路可走只能放手一搏,毕竟晋王会害怕真闹到移藩,他必须自救了。
但真驱逐晋藩这是不可能的,至少朱元璋活着时候,是不会干的,不是说他心疼自己的儿子,而是他肯定不会受这些士绅的威胁,他们越闹,朱元璋就越不会顺他们的心意。
事实上真闹大了的结果,倒是很有可能惹来皇帝陛下四十米长的大刀,像这样的刁民已经不是一般的刁民了,必须重拳出击。
说到底他们现在也一肚子火。
晋王自己搞事情,自己引来杨丰这个混世魔王,然后又想逼着他们做炮灰,这很不地道。
大家是朝廷的官,又不是你晋藩的家奴,凭什么给你挡枪?
你自己闹出的,就自己解决。
你想逼我们?
我们就不会逼你吗?
杨丰不是要见你吗?
你不是不出来吗?
我们打开所有城门,我们依然阻拦他入城,但我们打开城门,他要是冲进城那我们就没办法了,他在承恩门前,你不出来,那他到你的王宫门前,你出不出来?
很显然他们并不知道,杨大使想进城根本不用走城门。
(过年好!)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