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杨行密卒(2/2)
因为朱温和杨行密有杀侄之仇。
在田頵叛变之前,朱温大举进攻青州的王师范,王师范向杨行密求救。
杨行密自然不肯放过北进的机会,派王茂章北上青州援救王师范。
王茂章和青州军联合在登州(今山东蓬莱)大败汴军,朱温的侄子、建武军节度使朱友宁在阵中被杀。
杨行密让刘存攻鄂州,杜洪曾经向朱温求过救,但前来救援的荆南节度使成汭被李神福杀败,掉到水里见屈原去了。
朱温再次亲征淮南,带着五万大军在淮河一带公费旅游,被杨行密给请回去了。
刘存急攻鄂州,杜洪实在挺不下去了,本来还指望着朱温呢,朱温一退,杜洪根本招架不住刘存的攻击,唐天祐二年(公元905年)二月,刘存攻下鄂州,活捉杜洪,朱温派守鄂州的一千多名汴州军也被押到扬州。
杨行密平生最恨朱温,见杜洪三番两次拍朱温马屁,大骂:“朱温弑君犯上,人神共诛,你甘做朱家狗,久为天下人所痛恨,今日如此,尚有何言?”杜洪自知必死,干脆抗言:“此生只服朱公,朱公待我有恩,不敢相负!”杨行密大怒,送给杜洪及家眷一碗刀头面,被俘的汴州军全都被斩。
鄂州是长江中游的战略重镇,杨行密得到鄂州后,拥有了淮河和长河两条战略防线,战略形势大大改观。
连年征战,杨行密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杨行密这才开始考虑继承人的问题。
杨行密一共四个儿子:杨渥、杨隆演、杨濛、杨溥,这四位小少爷都不是乱世中能干大事的人,尤其是长子杨渥,为人浮燥,杨行密知道按规则,杨渥长子当立,可杨渥最不让杨行密放心。
杨行密病情恶化,便让判官周隐速召在宣州做观察使的杨渥回扬州(吴国称扬州为东都广陵),周隐不希望杨家人继位,便劝杨行密:“大少爷贪玩,好酒及色,不是个守成之主。
其他少爷倒不错,但是年龄太小。
大王不如先让庐州刺史刘威主政,刘威跟大王出生入死三十年,忠诚可靠。
等小少爷们长大了,再让刘威传位不迟。”
杨行密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传给刘威这个不相干的人?
换谁也不能答应,杨行密不理周隐,心中怒火中烧。
周隐退出后,指挥使徐温带着谋士严可求入见杨行密,杨行密便把周隐的意思告诉了徐温。
徐温大惊:“大王万不可行此事,否则,杨家基业从此就要易姓。
江东本是大王舍命博来,岂能白送给刘威这个外人。”
杨行密忍痛点了点头:“这样我就放心了。”徐温害怕周隐坏事,让他们以后对刘威下拜?
没这个道理,还不如对杨渥下拜呢。
徐温急命严可求去周隐的办公室取来虎符,这时周隐不在,徐温立刻派人去宣州如杨渥来都中受命。
杨渥比任何人都心急,快马入都,接受遗命。
杨行密流泪叹道:“命休矣!
此生富贵,何足憾!
唯诸儿愚鲁,不晓大计,望公等善辅之。”嘱托完后事,杨行密便咽了气。
时年为唐天祐二年(公元905年)十一月,杨行密死时五十四岁。
杨渥嗣立,尊杨行密为武忠王。
本章已完成!